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学院位于学校龙子湖校区,历经二十余年风雨兼程,锐意进取,持续实现跨越式的成长与飞跃。2003年创建艺术设计专业,2015年成立艺术与设计学院,2022年更名艺术学院。学院是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会长单位、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主席单位、中国水利部文协副主席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美术学、设计学博士联谊会秘书长单位,是我校博士点重点建设单位。
学院致力于培养能够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传承优秀文化、满足审美和创意产业需求的高层次综合型艺术人才。现拥有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层次的办学资质,具有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具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生)资格;设有4个本科专业: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绘画;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开设环境设计合作办学项目1个。其中,环境设计专业是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具有中原人文精神与开阔国际视野的办学特色,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院始终倡导爱岗敬业、与时俱进、追求卓越。通过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卓越教师团队。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 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含兼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数量的45%以上,全部教职工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2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3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中原英才计划 —中原教育教学领军人才1人,中原英才计划 —中原文化领军人才1人。
学院实践创作成果突出,广大教师学生在各大画展中屡创佳作,捷报连连。2024年,我院师生5幅作品入选第十四届美展;其中作品《大岳永泰》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暨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银奖;2019年我院共有9幅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2014年我院共有5幅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其中作品《寻找焦裕禄》曾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暨“中国美术奖”铜奖。共有25幅作品被国家级机构收藏,300余项作品荣获省部级奖项或被收藏。
学院坚持理论研究为引领,理论与艺术实践并重,依托我校水利专业的独特学科优势,着力凸显“水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创作特色的广度。依托中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结合中原地域特色,挖掘地域美术资源,致力于拓展“中原画风”的实践内涵,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近五年来,共完成科研立项180多项。其中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项,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工程项目8项,省级一流课程4门。发表SCI、CSSCI及核心论文共130多篇。
学院先后成立了中原画派美术创作基地、中原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美术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书法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综合材料艺术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雕塑与壁画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美术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历代名作临摹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丝网印刷实验室等,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坚实平台和全面支持。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人,硕士研究生89人。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毕业生以宽广视野、全面知识及卓越创新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先后有600余件美术和设计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2023年,我院学子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
长风破浪看今朝,百尺竿头自超越。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秉持初心使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在艺术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与各界携手共创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