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生荣获“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

作者: 时间:2020-12-22 点击数:

  12月19日-20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学会、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在江苏徐州顺利举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钱进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金晓斌教授,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张鸿辉博士出席开幕式。

  本届大赛得到全国相关高校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大赛共收到由全国81所院校选送的232份参赛作品。经过专家组层层遴选,最终共有60项作品成功晋级决赛。其中,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的作品入围本届决赛的现场答辩与风采展示环节。受疫情影响,决赛汇报答辩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线上答辩11队,线下答辩49队。
  在孙锦老师和赵荣钦老师的指导下,由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刘源、郭敏、彭超月,2017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吴航星,2018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刘恺五名同学组成的“众志队”团队完成了“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省际农业“水-土-碳”足迹流动分析”的研究作品并成功入围决赛,刘源、郭敏、刘恺代表团队参加了线下汇报答辩并荣获三等奖。本届大赛共评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


  通过参加此次比赛,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的风采,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与其他院校的交流。

  作品简介:水—土—碳足迹关联分析是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的核心之一。开展农业水—土—碳足迹关联分析有助于解释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环境影响,对不同区域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投入产出法分析农业水、土、碳足迹的空间格局、流动方向以及关联状况。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水、土、碳足迹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归因于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及种植结构等的不同。(2)农业水、土、碳足迹在流动方向上有较大的的相似性,其流动方向大致是从我国北部流向东部以及东南部地区,这依赖于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3)农业水、土、碳足迹的关联主要表现在水和土地足迹强度的正相关性。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碳足迹强度与水、土足迹强度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区的碳足迹强度越大,使得碳足迹与水、土足迹间的正相关程度越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碳足迹强度与水、土足迹强度间差异较小,三者间的关联程度相对较高。加强农业革新,提高机械化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集中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采用生态补偿措施,提高水、土、能资源利用效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