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信息工程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第五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江淮校区智川书院10130报告厅举行。培训聚焦国产新一代鸿蒙操作系统及应用开发技术,把企业最急需的岗位能力搬进课堂,为数智经济发展培育实用型技术人才。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冉、副院长张蕊参加开班仪式,智川书院副院长尚发成担任主持。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点项目,本期培训课程总时长32学时,采用“16学时理论精讲+16学时上机实操”的沉浸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既涵盖鸿蒙应用开发所需的ArkUI框架、数据存储、网络访问等基础理论,又重点强化代码编写、模块调试等实操能力。授课教师陈欢欢兼具丰富教学经验与企业项目实战背景,教学中将紧密结合鸿蒙生态企业真实需求,拆解技术难点、梳理岗位适配路径,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副院长张蕊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详细介绍了鲲鹏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前四期的开班情况。信息工程学院集合优秀资源力量,积极做好企业对接,构建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张蕊指出,我国正处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浪潮之巅,计算产业作为核心引擎,其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根基。鲲鹏产业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为了构筑这片人才的沃土,培育能够支撑国家数字战略、驱动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并鼓励同学们夯实根基,丰满羽翼,锤炼意志,掌握更专业、实用的知识技能,在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为国家将来的信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副书记刘冉表示,鲲鹏产业学院培训班首次在江淮校区开设,为保障培训质量,结业后将组织严格的在线考核,考核通过者可获得信息工程学院鲲鹏产业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为个人技术能力提供权威认证。此次培训班是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既响应了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填补了校园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衔接空白,更为学生点亮职业发展的新航向。
智川书院副院长尚发成明确了学习纪律、质量保证等事宜。尚发成表示,此次培训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接触前沿技术的平台,更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竞赛提升—就业衔接”的完整培育链条。

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三方联动育人机制,聚焦数字产业发展前沿,持续为水利水电行业培养鲲鹏自主安全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