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炎炎烈日,暑气蒸腾。十几名身着红色T恤的大学生在一名老师的带领下早早来到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内,饶有兴趣的参观了这个因陇海铁路大罢工胜利而成立的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
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时有同学对所看到的实物和图片发表评论,还有的同学拿着手机一边拍照,一边忙着发着什么。 “漫不经心”的参观同整齐的服装显得有点不协调,这一情景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当记者采访其中一名手机使用频率最高的同学时,这名叫闫磊源的同学对记者说到:“我们是土木与交通学院2011年‘永远跟党走—河南轨道交通发展成就宣讲实践团队’的成员,值此欢庆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实践当中对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微博的形式发给同学们,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同学们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在用手机微博直播社会实践,同时也是在与其他人员探讨七一讲话精神,发表感受”。
以上场景是今年土木与交通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中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据该团队带队的董行老师介绍,土木与交通学院今年共组织了两支社会实践团队,在团队即将出发时,也正是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学习贯彻七一讲话如火如荼的时候,同学们都加入了大讨论,大思考。实践团队出发之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通过微博的形式与同学、老师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建立了官方微博,专门用来直播社会实践和进行七一讲话讨论,尤其是将社会实践感受与七一讲话精神相结合后,同学们对七一讲话理解的更加深刻,微博讨论的也更加清晰和积极。
董老师还说,学院适时引导,书记、副书记以及学生辅导员纷纷通过微博与同学们进行七一讲话学习和探讨,通过微博了解同学们的社会实践实况,并邀请学校有关领导也参与其中共同交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正是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对青年所提出的“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的要求。
火红的七月,火红的青春,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正在见证这批青春的学子,用社会实践活动谱写为祖国、为民族,为我们伟大的党贡献力量,奋发有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