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科学种子,启迪未来梦想——生态环境学院举行“化学探秘”公益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20

11月18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播撒科学种子,启迪未来梦想”的“化学探秘”公益科普活动在生态环境学院化学实验室举行。该活动是河南省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面向华水小学五年级几十余名小学生开展,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安全与环保意识,提升科学素养。学院工会主席叶琳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学院工会委员及实验中心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郁斌主持。

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后,朱艳青老师带领小学生们参观了教学实验室与仪器室。她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科研仪器,以及通风橱、喷淋器等实验室基础设施,让小学生在认识实验室、感受科研氛围的过程中,萌发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

随后,刘崇老师从“生活中的化学”出发,引出“化学是什么及其应用”,并围绕实验内容介绍了化学品危害识别、个人防护、废液处置等安全知识。通过讲解危害标识,演示洗眼器、灭火毯等应急设施的使用方法,强调实验室操作必须严谨规范、做好防护,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意识。

在“化学探秘”实验环节,小学生们跃跃欲试,化身“小小科学家”,亲身体验化学的奇妙。在“酸碱彩虹”实验中,紫包菜提取液在不同酸碱环境中呈现出缤纷色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与讨论,直观感受了酸碱反应与天然指示剂的神奇,并尝试归纳实验规律。在“寻找谢夫‘Ni’”环节中,他们通过镍离子的“隐身与显形”实验,观察镍离子与丁二酮肟的反应过程,动手组装球棍模型,猜测产物结构,不仅加深了对化学结构的理解,也激发了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热情。

本次“化学探秘”科普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更将安全、环保的理念深植于心。生态环境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公益科普活动,积极履行服务社会责任,为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下一条:我院院长李海华教授参加2025新时代高校环境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