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教师再次赴郑州市郑东新区华水小学开展科普教育

2025年11月05日 17:41  点击:[]

为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搭建高校与小学科普教育联动桥梁,11 月 4 日,应郑州市郑东新区华水小学邀请,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刘建厅教授走进该校校园,为五年级 90 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数学:开启未来之门的魔法钥匙》的数学科普报告。这是继9月份针对小学教师的报告后,面向小学生的又一次报告。本次报告由郑州市郑东新区华水小学校长拜然主持。

报告中,刘建厅以“数学从哪里来”“数学在哪里”“数学到哪里去”三个核心问题为脉络,巧妙融合史实记载、生活场景与虚拟世界案例,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数学元素、模型与机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可感。

在“数学从哪里来”环节,刘建厅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讲起,逐步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并详细介绍了算筹、算盘等古代计算工具的发明与应用。他通过对比中外数学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古代在圆周率计算、方程解法等领域的成就,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让在场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数学在哪里”的讲解中,刘建厅打破了学生对数学 “抽象难懂”的刻板印象,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他从超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找零问题,延伸到日常时间管理中的“时分秒换算”;从手机支付、网上银行背后的“信息加密技术”,拓展到国家信息安全领域的数学应用;还通过展示建筑设计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文艺作品里的 “黄金螺线”,以及“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背后的轨道计算、数据处理等案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更感受到数学在推动科技进步、助力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索欲望。

整场报告图文并茂,刘建厅精心准备了包含历史图片、生活场景图、科技成果示意图的PPT,配合生动的案例讲解,让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互动环节,小学生们聚精会神,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刘建厅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给予鼓励与点评,进一步点燃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此次数学科普教育活动,是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华水小学的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新窗口,也搭建了高校与小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桥梁。拜然表示,希望未来能与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更多此类科普合作,让更多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科学思维。刘建厅也强调,学院将持续关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通过更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



下一条:学院赴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