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引路人,一起向未来”师德主题教育征文│土木与交通学院 雷鸣

时间:2022-06-14    浏览:次    发布人:

每当走上讲台,我都是在享受人生

——记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师王清云(作者雷鸣)

华水情缘二十载,半亩方塘度芳华,一张案几育新苗,三尺讲台润心灵。2021年4月,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师王清云又迎来了两个殊荣:入选第一届“感动华水”评选十大人物,并在获得第二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后又获第三届推举提名。能从千余位老师、数万华水师生中脱颖而出,已充分说明了她的不一般。

但王清云老师始终不肯承认她的不一般。她笑言,她可从来没有任何轰轰烈烈的事迹,更谈不上“流血牺牲”,怎么就能感动华水了呢?她哪儿有那么好?

的确,在华水从教20年来,她就像一条默默无闻却清澈明净的小溪流,欢声歌唱、昼夜奔流,滋养着她流经的土地,大爱无言、润物无声。

上课:做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她默默无闻,但从不懈怠,20年如一日,教人求真,育人求是。

她对教学的努力和思考从未停止,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她所在团队建设的课程获得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她一丝不苟,但有灵有趣,她打造的快乐课堂从不缺少笑声,诗词、名言警句、网络语言信手拈来,科幻名著小说穿插其中。她用诗词、名言、幽默语句书写的作业评语曾风靡华水校园,被华水桨声专门推文,并一度引起外媒的注意,而她本人则成为学生口中“工图老师里面语文最好的,语文老师里面最会教工图的华水网红老师”。而这一切,是基于她为提高课堂效果而绞尽脑汁的设计,为丰富课堂内容形式而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她热爱教学,致力于打造快乐课堂,她挚爱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她兢兢业业,但守正出奇。智能手机横行,她的课堂也会偶有学生玩手机,她从来不会视而不见,但也不严厉斥责,让学生难堪。她的“惩戒”充满温情:用手机上课聊天发表情包的,就让画表情包;沉溺于玩手机,竟然想不起来室友平时是否戴眼镜的,把他拉出虚拟世界,画个室友像,能拉近同学关系,还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乐趣;罚用作图工具画二维码,如果学生所画二维码扫不出内容,就重新画,还能练习尺规画线的基本技能……虽然这些都是惩戒手段,但是整个惩戒的过程是愉悦的,被罚的学生也感受到这种留足面子不乏娱乐趣味的惩罚,体会到老师的用心。把上课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师生双方都身心愉悦,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能不喜欢。

对于上课犯困的学生,她随身携带咖啡、薄荷糖、爆酸糖,甚至芥末味的大白兔奶糖,谁困了就走下去发给他一颗糖吃,新鲜又提神。这样一些奇特的举动,却大大拉近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感情,因为王老师知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她淡泊宁静,但静中生动。她一直拒绝当网红,拒绝校外媒体记者的采访,然而2019年的一天,一段“大学老师水浇学生手机”的视频传遍网络,甚至一些电视节目也在播放讨论,王老师本人则又一次成为“网红”。“浇手机”事件引发了不少讨论,有支持表扬,也有质疑批评的声音。但是学生却一致支持王老师,深表感动。原因是,她上课收了学生的手机,而课间偷梁换柱,换成自己废弃已久的手机浇了水,用心不可谓不良苦。王清云老师“软硬兼施,连哄带吓”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好好学习。

课堂是她的布道场,每当她走上讲台,都充满仪式感和使命感;课堂也是实现她人生价值的舞台,每当她走上讲台,都是在享受她的人生。

课下:做学生最信赖的朋友

从青春飞扬的青年,到端庄稳重的中年,已有早生的华发,但她和学生的沟通却从未中断,她总能够突破代沟,和一波又一波年龄差距越来越大的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她的点名册是特制带着学生一寸照片的,所以她能够根据作业情况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她还能够在路上遇到,或者教室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叫上一个不起眼的学生的名字,从此这个学生就会爱上王老师的课,爱上学习。

她的学习群不只是讨论学习,在群里发网络红包师生一起抢,针砭时事,分享校园新鲜事,学生都亲切称呼她为姐姐、姑姑,还有学奶奶。

她会给考满100分的学生封一个100块钱的纸质大红包,并写上留言鼓励。一位获得红包的学生把红包作为留念一直保存,保存的是师生的情谊,保存的是对老师一份深深的感动。

她会对挂科学生的试卷会反复翻阅,针对每个人写份总结,指出知识点薄弱环节,提出复习侧重点和方法建议。她还会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对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讲解难点易错点,让他们及时查漏补缺,争取补考通关。补考过关后,很多学生会主动给她发信息报喜。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那颗仁爱之心。

天气炎热,心浮气躁,她请全班学生吃冰激凌降温;学习困难,心烦意乱,她搬去成箱的苹果;有学生摔坏腿了,她去医院看望;她“爱管闲事”,每当看到学生空间有情绪低落表现的,她总要发信息去聊天,看到有人过生日,总要送上一句“生日快乐”;至于请学生吃饭、陪学生聊天……这些看起来和她的教学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情,她都不知道干了多少次了,一丝一缕,细碎而沁人心脾。

有个学生晚上11点身无分文脆弱无助的时候,想到的是她,她不问缘由,只是默默的发去200块钱,并嘱咐他早点安顿下来吃点东西;还有个学生患了心理疾病,信任的也是她,她努力当面把乐观开朗的情绪传递给他,然而一转身的瞬间自己却潸然泪下;她支持爱人资助一个学业优异家庭贫寒的学生,并帮忙买了一件九百多元的羽绒服,送给学生说是号码买错,不想调换,而爱人身上所穿是不到四百元的特价棉衣。

全心的付出,总会有回报。她获得的,是走在路上接连不断的学生发出的一声声问候,是疲惫不堪的时候,不经意收到学生的一条信息或者一张表达感情的小便条。当然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会寄个茶叶或者特产。18年前第一次上讲台所教学生寄给她两辆车模型,因为他所在的单位是汽车制造行业,用他们厂家的两辆车模型表达对获取有用知识的感谢和对老师的感恩。借了钱的学生,也尽早还了她的钱,并且毕业后每逢路过前来学校探望。还有她引以为豪的是作为班导师,连续两届带班的班级,保送研究生数量每班每年3个,占本专业保研总人数的比例是相当之高。

习总书记讲,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她真的用她的行为诠释了老师的“仁而爱人”。

她笑着说,之所以工作20年,还能够激情满满,并不完全因为回报。她认为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就像是一趟旅客,在车上的时候,她们尽职尽责贴心爱护,送他们下车后,他们奔赴他们新的站台,送上祝福后,继续迎接下一波旅客。“不必耿耿于怀的念及上一波旅客享受到良好的旅行体验,却没有写封感谢信回来”。对学生认真负责,仁爱关怀是职责和职业道德之所在,千万不要当成对学生的恩德,不要去想要什么特别的回报。这也是王老师长期能够保持教学热情维持爱心的原因,从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懈怠。

王老师一直在默默的努力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爱如涓涓细流,经年累月地奔流,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王清云老师只是华水的普通一员,每天都在做着平凡而重要的事情,她在在讲台上享受人生,在讲台下升华人生。她在教学工作和关爱学生中得到了乐趣,她享受这个过程,心情愉悦,自得其乐。

罗曼﹒罗兰说过,“真实的、永恒的、最高级的快乐,只能从三样东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爱。”

这些王清云老师都做到了,所以她一直很快乐。

豫ICP备05002494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21号组织制作:人事处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