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4-14

一、学科专业简介

中文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英文专业名称: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2008年获得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 年获批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学校大水利背景,突出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特色,在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领域形成优势。学科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47人具有博士学位。

学科建设有河南省水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节能型智能污水处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库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水体污染与土壤损害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五个省级实验教学、科研平台。依托的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拥有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离子色谱仪、多通道光谱仪、荧光显微镜、Zeta电位分析仪等分析仪器,设备总值3174万元。近五年学科成员获批立项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14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2016年,学院牵头申报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批准立项,财政资助经费500万元,取得了学校在此类项目上的一大突破。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5个,出版专著30余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0项,市(厅)级科技奖励30余项。

二、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学术道德、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培养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固体废物、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具有较强解决环境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进行环境科学的研究、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身心健康,自觉维护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

三、研究方向

1、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2、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4、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院各学科的整体优势。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对每个研究生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同一领域内基础不同的研究生可有不同的安排,灵活多样。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的撰写均不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

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两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需修满17-19学分。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课需修满15-17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研究生应修学分为36-38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为及格。

实践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和专业外文文献精读,4学分。

1、学术活动。2年内必须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6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及以上,每次写出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成绩全部合格者,计1学分。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3学期末完成,开题距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开题报告由评议专家组审核通过,完成此环节获得1学分。

3、专业外文文献精读。精读10篇由导师指定的近年来发表在国外权威期刊上的本专业优秀外文文献,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至少将其中5篇翻译成中文,连同阅读报告一起在中期考核阶段交导师审查考核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计2学分。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依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分、科研和实践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4学期末完成。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退学,不再继续硕士论文阶段的培养:

1、出现1门课程重修不及格,或2门课程补考不及格,或累计3门课程不及格者;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未获通过,经修改后仍未通过者;

3、学校学位委员会学院分委员会根据综合考核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

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

2、论文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题应具有明确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背景,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科学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应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并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和新内容。

学位论文是按照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的格式撰写的论文。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两万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

3、评审与答辩。

(l)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攻读学术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均有来自本行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九、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出差调研、搜集资料等。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全日制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教学

方式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1

讲授

考试

必选


第一外国语(含听力)

2

72

1-11-2

讲授

考试


工程伦理

1

18

1-2

讲授

考试

基础理论课


C++程序设计

2

36

1-1

讲授

考试

12-14学分,其中理工科数学课程不少于2


数理统计(必选)

2

36

1-1

讲授

考试


数值分析

2

36

1-1

讲授

考试

专业基础课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核心)

2

36

1-2

讲授

考试


高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核心)

2

36

1-2

讲授

考试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核心)

2

36

1-2

讲授

考试


高等固体废物管理(核心)

2

36

1-2

讲授

考试


饮用水安全处理理论与技术(核心)

2

36

1-2

讲授

考试


高等环境化学(核心)

2

36

1-2

讲授

考查

专业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必选)

1

16

1-1

讲授

考试

15-17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核心)

2

32

1-2

讲授

考查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前沿(核心)

2

32

1-2

讲授

考查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核心)

2

32

1-2

讲授

考试


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2

32

1-2

讲授

考查


专业英语与科技论文写作

2

32

1-1

讲授

考查


现代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

2

32

1-2

讲授

考查


废水处理新技术

2

32

1-2

讲授

考查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2

32

1-2

讲授

考查


环境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2

32

2-1

讲授

考查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核心)

2

32

1-2

讲授

考查


环境毒理与健康风险(核心)

2

32

1-2

讲授

考查

实践环节


开题报告

1



第三学期末前完成


学术活动

1



第四学期末前完成







学分合计( 36-38 ),其中:学位课(   17-19 )学分;非学位课(15-17)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



上一条:081400土木工程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085700资源与环境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