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华,女,汉族,1974年3月生,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
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环境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水环境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及修复治理及清洁生产审核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2.3-2016.6,西安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
1998.9-2001.7 于河南农业大业,理学硕士学环境工程系生态学专;
1993.9-1997.7 于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本科生教学任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污水处理新技术、环境法学
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及教学获奖:
表1 近年来主持教改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时间 |
1 |
《环境监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
2018.7 |
2 |
“典型烟气处理工艺3D虚拟现实仿真实验项目”省级 |
2018.10 |
3 |
《环境监测与评价》示范课(校级) |
2018.11 |
4 |
“典型烟气处理工艺3D虚拟现实仿真实验项目”校级立项 |
2018.6 |
5 |
《环境监测与评价》在线开放课程 |
2017.6 |
6 |
《环境监测》慕课建设项目(校级) |
2016.7 |
7 |
环境工程卓越团队建设项目(校级)2018验收已通过 |
2015.6 |
8 |
《环境监测》核心课程(校级) |
2014.6 |
教学方面主要获奖:
(1)2009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班主任;
(2)2010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3)2011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4)2011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班主任
(5)2012年指导本科生李丹丹同学毕业设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
(6)2012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女教职工先进个人;
(7)2012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
(8)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化学与环境科学)中获得一等奖,授予“教学标兵”称号;
(8)2013年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取得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一等奖;
(9)2013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女教职工先进个人;
(10)第八届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11)2015、2016年连续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河南省绿源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三等奖
(12)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校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3)2016年 校级十佳班导师
(14)2017年首届届校级微课大赛一等奖
(15)2017年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
1、主持完成的项目:
(1)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生态工程修复水体污染—假单胞、黑曲霉去除水体中镉、铅、铬和铜应用研究(072102220006),2009.2~2010.12;
(2)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EGSB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试验研究(112102310440),2011.2~2013.6;主持人
(3)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小浪底水库综合调度研究(2009ZX07212-002-003-004),2014.2~2017.12;
(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制定2014.1~2014.12;到账经费5万元;
(5)三门峡灵宝市流域水体达标方案研究,2016.2~2017.12;到账经费12万元;
(6)河南省环科院项目----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研究,2015.07-2016.12,到账经费5万元;
(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项目--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及环境健康风险交流--河南省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2018.04-2019.12,到账经费16万元;
(8)河南省环科院项目----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化/固化修复技术研究,2018.04-2019.12,到账经费5万元。
2、主要参与完成的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沙河流水-沙-砷污染物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第2完成人,201-2017,2018年已结项。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见光响应涂层钛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第4完成人,2008.5~2011.5;
(3)水利部泥沙重点实验室项目-多沙河流中汞和砷的吸附沉降规律实验研究,第2完成人,2011.1~2012.12;
(4)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IC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应用研究,第3完成人,2011.1~2013.5;
(5)企业合作项目--河南银鸽、洛阳金堆城、洛宁紫金、漯河恒瑞、洛钼一公司、漯河旺旺等多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6)企业合作项目--规模化猪场粪污综合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及应用,第2完成人,2010.7~2012.12;
(7)银川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总结报告,2017
(8)陇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技术评估项目,2018
发表的学术论文:
1. 李海华,kineticstudy on the adsorption of arsenic in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 with differentgradation,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2018.11(SCI收录).
2. 李海华,Effect ofinitial arsenic concentration on sediment adsorption of arsenic,Nature Environment andPollution Technology. 2017, (EI收录)
3. 李海华,Influenceof Coexistent Ions Fe3+ and Mn2+ on Arsenic (Ⅲ)Adsorption Behavior onto River Sediment。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 2016, (EI收录)
4. 李海华,复合纳米Pdn-ZVi/GAC材料制备及其降解亚甲基蓝研究,水处理技术,2016,中文核心
5. 李海华,杨子彦等.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igma Class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from the Freshwater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Microbiology andImmunology after minor revision.2015,(SCI收录).
6. 李海华,孟瑞静,黄强,等. Study on Arsenic (III) sorption behavior by Riversediment. 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 2014.13(2):339--344(EI收录).
7. Hai-hua Li. Ning Ma.Kai-hui Li. A 3D Mesomeric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Cu(II)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1,1''-Biphenyl-2,2 '',3,3 ''-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5,5 ''-Dimethyl-2,2''-bipyridine Ligands" [J]. 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OrganometallicPolymers and Materials,2012.(22):1320--1324(SCI收录).
8. Hai-Hua Li, Peng Zhang,Jia-Yi Pu.Hydrothermal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3D Metal-Organic Cd(II)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Helical Units[J]. .ZeitschriftFur Naturforschung Section B-A 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 2013, 68b, 127 –132(SCI收录)..
9. Hai-hua Li,Yanyan Jin,Ying-yingFu,Calibration of the parameters in the transport model of migration of lead insoil-vegetable system,ICBBE,2011,2149--2152(EI收录).
10. Hai-hua Li,Ying-ying Fu,Weiping Tang,The Application of Greyclustering analysis on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ICITIS,2010,776--780(EI收录).
11. Hai-hua Li,Ying-ying Fu,Removal of cadmium,chromium, lead and copper from urban sewage by Aspergillus Niger and Pseudomona,2011,(EI收录).
12. 李海华,白国强,付莹莹,等. 黑曲霉、荧光假单胞菌去除污水中重金属试验研究[J] . 灌溉排水学报. 2011,30(1):57—60,中文核心
13. 李海华,邢静,黄强,等.河沙吸持污染物砷(Ⅲ)的规律分析[J] . 灌溉排水学报. 2014,33(2):44--48.中文核心
14. 李海华,应一梅,付莹莹. 黑曲霉、荧光假单胞菌去除Cr6+工业废水实验研究. 节水灌溉[J] . 2011,(186):43--45.中文核心
15. 李海华,应一梅,付莹莹.荧光假单胞菌对重金属废水的去除特性研究[J].人民黄河2011,33(11):105--106.中文核心
16. 李海华,金艳艳,刘保,等.HRT及有机负荷对厌氧+好氧UF组合工艺处理养猪场粪污的试验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46(6):691--694. 中文核心
17. 李海华,邢静,等.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2013,31(6):49--52.中文核心
18. 李海华,邢静,等.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业废水工程应用[J]. 工业水处理,2014.4:79-81.中文核心
19. 李海华,邢静,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黄河小浪底济源断面水质评价模型研究[J]. 节水灌溉,2014,6:57-60.中文核心
20. 李海华,王梦雅,等.清洁生产审核在锌精砂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41(3):47-49,中文核心
21. 李海华,邢静等.氧化沟+深度处理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J]. 纸和造纸2014,33(1):60-62.中文核心
22. 李海华,闫维凤,等.无氯漂白技术在制浆造纸工程中的应用[J]. 纸和造纸,2014(2):1-3.中文核心
23. 李海华,闫维凤,等.制浆造纸工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J]. 纸和造纸,2014(4):43-46.中文核心
24. 李海华,邢静.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试验参数相关性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J].2013,34(4):102~106.
25. 李海华,邢静,等.养猪场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工程设计与应用分析[J].2013,34(9):9~10.
26. 李海华,应一梅。黄河泥沙对砷污染物的吸附规律及动力学模拟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27. 黄健平,宋新山,李海华等. 环境影响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8. 朱灵峰,李海华等. 环境工程试验技术与理论[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1)生态工程修复水体污染,河南省教育厅科二等奖,排名第1,2011年;
(2)EGSB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试验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科二等奖,排名第1,2014年;
(3)规模化养猪场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驻马店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013年;
(4)IC反应器发酵制氢的试验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科二等奖,排名第3,2014年;
(5)环糊精添加剂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排名第7,2014年
教学类获奖成果:
(1)2009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班主任;
(2)2010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3)2011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4)2011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班主任
(5)2012年指导本科生李丹丹同学毕业设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
(6)2012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女教职工先进个人;
(7)2012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
(8)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化学与环境科学)中获得一等奖,授予“教学标兵”称号;
(8)2013年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取得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一等奖;
(9)2013年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女教职工先进个人;
(10)第八届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11)2016年校级优秀班导师
(12)2015、2016年连续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河南省绿源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三等奖
(13)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校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4)2016年 校级优秀班导师
(15)2017年首届届校级微课大赛一等奖
电 话:0371-69127291 电子邮箱: lihaihua@ncwu.edu.cn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45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