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领域院所长座谈会成功召开 共商科技项目申报与协同创新大计

发布时间:2025-07-30

为全面提升河南省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科技标准处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承办的“2025年河南省生态环境院所长座谈会”于7月28日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生态环境学院511会议室成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科技标准处处长毛瑞霞、二级调研员赵亮亮、二级主任科员刘小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叶琳、执行院长李海华,以及省内15所重点高校和9家科研院所的生态环境领域院所长与专家代表,其中包括郑州大学、黄淮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机构,会议规模空前,规格高、覆盖广,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科技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

专家解读政策,分享申报经验

会议伊始,赵亮亮处长介绍了会议背景与主要目标,强调加强交流协作对于提升全省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的战略意义。随后,曹志国教授、徐洪斌教授和尹沙沙教授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省科技厅项目评审经验和《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进行了专题分享。曹志国教授指出,推进项目申报需坚持“提早动员、精准指导、多方联动、全程打磨”的原则,着力加强高层次学科平台、科研人才团队和重大项目承载能力的系统建设。徐洪斌教授则强调,“进圈跨界”是项目成功申报的关键,应主动融入学术圈与产业圈,强化协同创新,持续提升自身科研质量与组织能力。尹沙沙教授详细解析了重大专项项目在分类管理、组织模式、立项评审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关键变化与要求。

聚焦核心问题,凝聚院所共识

赵亮亮对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涵盖争取纵向/横向科技项目、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统筹先进技术供给及探索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各院所长针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交流。各院所将自身所长与院所发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对未来关于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申报提出自己的想法。

构建长效机制,擘画发展蓝图

会议最后,毛瑞霞作总结讲话。她指出,全省生态环境科研院所应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切实提升科技支撑效能。一要建强联盟平台,建立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二要聚焦关键问题,强化科技攻关的精准支撑;三要筑牢人才根基,打造具有引领力的科技领军团队。

本次座谈会搭建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科研院所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聚焦实战难点,强化资源整合,达成了多项协同创新共识,为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美丽河南”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上一条:我院院长李海华教授参加第七届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有毒物质国际研讨会

下一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率队访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共商深度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