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双碳目标下的区域发展”专场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1-10-30 点击数:

  10月30日下午,河南省地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一分会场“双碳目标下的区域发展”专场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综合实验楼325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由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卢鹤立教授主持,由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院长高军波教授和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樊良新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省内外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名与会代表分别就“双碳”目标下的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农业灌溉、能源消费等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作学术报告。
   会议开始,河南大学卢鹤立教授做了“土地利用监测与评估与低碳政策设计”的报告,提出了毁林型碳排放和森林退化型碳排放两种方式,并将部分国家按照两种类型进行了分类,为提供解决碳排放问题的差异化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信阳师范学院王国奎老师作了“双碳目标背景下传统能源基地转型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的报告,该研究以系统动力学方法为基础,通过构建一个低碳发展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碳减排政策情景,来探讨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转型发展;安阳师范学院张曼老师以“碳中和视角下河南省食品氮足迹研究”为题,通过关注河南省食品的氮足迹的发展变化,寻找控制食品生产和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的关键环节,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和饮食结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金平老师作了“中国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响应研究”的报告,该研究围绕中国不同区域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变化响应这一主题展开,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区域碳排放量变化对极端高温热浪天气事件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林静老师以“基于遥感和Meta分析的氮沉降对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为题进行汇报,利用全球氮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站点实验结果,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构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定量评估氮沉降对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与会的专家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各项汇报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河南大学卢鹤立教授在线作报告

信阳师范学院王国奎老师在线作报告

安阳师范学院张曼老师在线作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金平博士作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林静博士作报告

会议下半场,由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荣天琪、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朱瑞明、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晶飞、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倩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汭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慧芳分别做了“基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情景模拟分析——以黄河下游影响区为例”、“河南省乡镇尺度灌溉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数字消费创新、社会经济因素与低碳消费:基于CHFS的微观证据”、“能源消费背景下河南省碳排放测算及碳达峰预测”、“校园尺度‘水-能-碳’关联研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不同灌溉模式下农业水能消耗及碳排放研究”的报告。



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荣天琪在线作报告


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朱瑞明在线作报告


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晶飞在线作报告


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倩倩在线作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汭诗在线作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慧芳在线作报告

高军波教授和樊良新教授对每位汇报人员的报告都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报告紧扣“双碳”目标的主题,以地理学的视角,提出了不同领域碳中和相关的战略性前沿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就报告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主题内容等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会后,参与本次会议的师生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表示获益匪浅。

  本次学术年会“双碳目标下的区域发展”分会场报告精彩纷呈,讨论气氛浓烈。这不仅展示了了河南省地理学科发展的成果,也促进了河南省地理学同仁间的学术交流,大家共同探讨“双碳”目标这一重大时代主题,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落实,也是地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此次会议,必将凝结各位专家的智慧与共识,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提升我省该领域的学术水平、活跃学术气氛、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推动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信在各位地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地理学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