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三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 来源:

   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清醒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阶段,中央部署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第三卷)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丰富内容。为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读书报告会。本次是系列读书报告会的第三次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加了报告会。副书记杨建坡副教授主持会议。

 

学院副院长李心记副教授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整体性思考》为题发言。李心记谈到,加强政治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永恒主题。由于始终坚持并适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党的建设也取得了诸如党性修养普遍提升、“四个意识”明显增强等突出成效。但是,如果辩证地审视我们党的建设现状,理想信念淡漠、政治生态失衡等状况还大量存在。面对政治建设软弱乏力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他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李心记认为,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应该从理论之维、历史之维、现实之维厘清其逻辑理路,在政治引领和理论武装的统一中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还需要从力量主体、思想条件、制度保障、有效举措等方面梳理其实践路径。


余佳莹副教授以《关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余佳莹认为,话语是人类交往行为的重要中介话语体系蕴含着一个民族国家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念,话语体系的最高目的是获得话语权。中国话语体系面临着两点困境:一是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西方霸权;二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滞后。新形势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路径,包括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中国话语体系问题对于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有重要启示。思政课教学中,话语体系是实现其教育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工具和媒介,话语体系的传播力、感染力、吸引力,直接关乎思政课是否有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深化思政课话语体系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


尹学俐博士以《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讨》为题分享了读书体会。尹学俐认为,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于新中国史学习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关于改革开放史学习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伟大成就、宝贵经验,了解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和战略部署。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创立发展到不断完善进程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


郝涵博士以《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为题进行发言。郝涵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和国家至关重要。农民的小康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丰厚程度上,也要体现在精神提升层面。所以,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利互补。观照现实可知,由于城乡差距明显、村“空心化”问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等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环节全面滞后于城市。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在增进政治认同、提振文化力量、培育多元主体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也能够在夯实物质基础、强化朋辈影响、树立文明乡风、打造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治理等方面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重要支撑。唯有两者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实现良性互动,乡村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蓬勃发展态势。


这次读书报告会的主讲教师,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术团队的骨干成员为主。报告会最后,学院副书记杨建坡副教授进行点评。他认为这次的读书报告分享,能够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关篇章原文,结合学术团队成员个人的研究兴趣以及思政课教学相关内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学术价值较高,受到与会师生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