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0]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Ge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简称CGE)源于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专业。1983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成立,1995年更名为岩土工程系,2006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院,2018年更名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院以来,学院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以学科发展为核心,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学院注重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广泛参与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国防等行业的工程建设。
学院拥有教职工146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3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49%,已形成了一支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教研团队。
学院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点,并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岩土工程硕士学位二级学科点。设有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地球探测4个本科专业,其中地质工程(灾害管理方向)为与英国提塞德大学合作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地质工程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河南省一流课程9门,河南省精品课程4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院持续巩固提升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水利电力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学院现设有地质工程系、岩土工程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基础地质系、智能地球物探测系共5个系。拥有地质工程综合实验室、地下空间实验实训场、地质灾害与探测实验中心、地质工程试验研究中心4个实验室。依托于学院建设有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质环境智能监测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崩滑流监测与早期预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水利工程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9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近5年,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领域共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课题,以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研究经费达到5000余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项目3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以及其他各类奖励4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36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新形态教材3部,获河南省教材建设奖特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30项。
学院多次获得学校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就业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2011年、2012年获得河南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2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荣获全省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委”称号;2018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获河南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2023年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