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奋楫扬帆新征程 笃行不怠铸辉煌

[发布时间:2024-11-22]

初心如磐耕不辍,脚踏实地行致远。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水平党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融双高”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学院各项工作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党建领航发展  标杆示范强基赋能

学院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争优创先,以“三级联创”、党建品牌项目培育及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工作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夯实党建基础,筑牢发展根基

学院党委持续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以思想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干部师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树牢干部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不断强化学院党委“五个到位”、党支部“七个有力”;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及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实施“融合式”发展工程,开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打造“1·2·5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计划,建立学院党委、党支部、全体党员全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大力打造创优争先浓厚氛围,有效激活党建工作新动能,取得党建工作新成绩。

学院党委优秀党建工作案例被《河南日报》“三级联创”栏目、河南省教育厅官微“标杆院系培育创建”栏目宣传报道

 (二)“样板”“标杆”建设卓有成效

学院党委2018年、2021年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水文地质系党支部获首批“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2023年,学院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地下空间系党支部获第二批“学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

二、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提升师资水平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0.9%,形成了一支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型科教融合的教学团队。

(二)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学院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把好人才引进入口关、质量关。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教师参加工程锻炼及社会服务时收到的感谢信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院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制定学院招聘博士实施细则,加大学术成果方面要求;进行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验收奖惩管理办法,定期进行成果检测;以赛促教,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大校企合作,提升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和社会服务力度;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多措并举为教师成长赋能助力。近年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教学技能竞赛奖24人次,23位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及工程实践锻炼,年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50人次以上。

三、坚持“以本为本”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院始终以一流标准和意识全力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再上新台阶,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一)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对标一流争创一流

地质工程专业于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岩土方向)专业于2018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方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3个本科专业于2020年全部获批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学院获批智能地球探测本科专业并顺利招生。

本科专业建设

(二)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开拓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打造一批一流本科课程,现建设有水利工程类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1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3门,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18门。
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河南省规划教材3部,河南省新形态教材3部,专业课教材8部,获河南省教材建设奖特等奖1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8项。

(三)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 

学院构建了以“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地球探测”专业群交叉融合的学科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智慧融合的多维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引入CDIO理念,努力培养学术型、拔尖型、国际型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学院牵头建设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工科专业实习基地”被评为河南省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地质工程专业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获河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典型案例;同年,“地质灾害与应急管理学院”获批立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以鲜明的行业特色探索构建复合型应急人才培养创新模式;2023年,与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地质工程专业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获河南省产教融合研究工程实践类立项。

2020年首次开设为满足优秀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地质工程专业“汪胡桢实验班”,致力于培养具有水利特色背景、专业基础扎实、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卓越创新人才。2024年迎来第一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达84%。

(四)创新创业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挑战杯”“互联网+”“华彩杯”等竞赛选拔,努力提高参赛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水平学科竞赛凝结硕果。近年来,本科生获国家级竞赛奖8项、省级6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4项、省级12项。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研判就业新形势,提供职业观教育、就业服务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就业意识。近3年,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平均达43%,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1%,主要就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本科生参加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获奖及立项一览表

四、深化学科内涵 促进学科融合创新
学院牢牢锚定学校“双一流”创建目标,持续优化学科建设,巩固优势特色学科,拓展前沿交叉学科,积极打造高水平学科建设体系。

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突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立足水利水电办学背景,面向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原经济区建设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针对水利水电、交通和生态环境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了鲜明的水利领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研究特色,凝练涵盖了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聚集了工程地质学、灾害管理、环境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优势力量,在滑坡预测预报理论与实践、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锚固理论与设计方法、环境水文地质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设

2018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获批河南省第九批省重点学科;2020年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2023年,在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终期验收中获评优秀。同年,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学科发展新突破。

(二)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布局

学院积极推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关注智能领域发展趋势,丰富学科交叉模式,2023年,新建设的智能地球探测与监测交叉学科获批河南省第十批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实现了学院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开辟了融合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五、强化综合改革  持续提升研究生质量

学院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一)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聚焦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优化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考核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制定“本—硕—博”一体化科研创新培养模式,从本科阶段开启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施推荐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方案;实施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建立完善博士生选拔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加强研究生选拔及培养过程管理。2022年,“新时代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等奖,“地方院校研究生分类招生质量提升方法研究与实践”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等奖;2023年,学院被评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团队”。

(二)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紧跟行业发展,以“优化结构、深化内涵、突出特色、交叉融合”为指导思想推进课程建设,依托省级虚拟仿真项目,实施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高等土力学》《专业外语(地质工程)》等为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地质工程进展》《环境工程地质学》《现代测量与遥感技术》等获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库。

(三)不断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平台优势,为研究生搭建学术创新、科研实践和对外交流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评选活动。 

研究生培养基地

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项目,推动校企融合和校企共建,共同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与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河南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总院、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事业研究单位联合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7项,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实施研究生学术交流计划,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讲座,并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报告会,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关注研究热点,启发研究思路。

研究生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证书

2019年以来,学院研究生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6篇,其中SCI一区3篇,二区12篇;获发明专利28项;获软件著作权5项;参加省级以上赛事30余人次,其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23人次;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6篇,校级优秀学位论文17篇。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能胜任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科研及管理工作的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六、建设成果丰硕  科研蓄力服务社会

学院不断加强平台建设,打造多样科研育人载体,提升平台实力。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科研平台群

学院高度重视发挥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优势,将其作为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的重点工作,对平台建设进行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培育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学科平台,推动学校科研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8年,学院成功获批建设河南省地质环境智能监测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崩滑流监测与早期预警国际联合实验室;

2020年,协助我校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我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2021年,学院作为黄河流域中下游水土资源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成员单位,协助完成获批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2022年,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在河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评估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

2024年,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质环境智能监测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近年来,学院还联合兄弟单位成功申报建设河南省黄河水沙资源利用与灾害防控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碳中和研究院等,并牵头成立了我校地质灾害防控研究所,大力推进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开放共享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为学院科研成果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以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

发表SCI/EI收录论文、签订科研合同及到账经费统计图

(二)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学院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注重科研特色凝练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定位核心关键技术,依托学科特色和平台搭建,以科研引领作用助力学校“双一流”创建。自2018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科技项目200项,其中50万元以上重大横向科研项目55项;参编国家及地方标准7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行业协会类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科研经费到账5500余万元。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三峡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五岳抽水蓄能电站等百余个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年-2023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

2019年,以我校作为第一主持单位完成的“滑坡灾变过程多因素预测预报理论与防治关键技术”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3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在滑坡防治、优化设计和监测等方面节省投资3.64亿元。成功预警了东苗家、魏家沟、马坪和槐扒等滑坡,并解除了滑坡区3692人的灾害风险问题,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了滑坡预测预报的科学水平,推动了本领域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
2023年,学院牵头主持完成的“隧洞高强度脆性岩体形变控制理论及围岩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再次推动了学院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校“双一流”创建添力增势。该项目解决了高强度脆性隧洞围岩的控制难题,有力提升了我国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水平,显著增强了我国深部地下工程开发的实力。

在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方面,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机理及其动态追踪预警方法”,对水利、水电、交通等行业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9年获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地震动力作用下崩滑防治工程设计优化方法与测试技术系统”,对提高强震区崩滑灾害防治水平和降低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技术支持。

2022年,学院承担的重大横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体系及影响评估”通过科技成果评价,项目成果涵盖了生态效应、有关工程生态评估的理论体系设立以及相关生态评估价值,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提升提出对策及建议。已应用于贾鲁河、湛河综合治理、白鹤滩水库移民新址、天鹅湖国家湿地和黄河生态廊道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七、加强“请进”“走出” 交流增添学术活力

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活跃学术氛围,拓展师生视野,推动学科发展。通过主办、承办、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了解国际最新学术动态,举办学术会议交流学科先进技术与成果,邀请知名专家到校讲座,助力师生学术成长。
近年来,举办国际会议2次,国内会议7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99人次,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会百余次,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千人次,有效激发了学院师生科研创新活力,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1年,举办了全国工程地质领域的最高学术讲座第五届“谷德振讲座”,1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讲座,国际国内大咖云集,对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影响力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骨干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承办了第4期科创中原论坛—中国(郑州)崩滑防治工程设计优化方法与测试技术交流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外崩滑防治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推动我省灾害预防与治理事业发展进步,助力“平安中原”建设。

2023年、2024年连续承担了第二十次和第二十一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卫星分会场活动,我校应邀成为工程地质力学分会第一届理事单位,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

同时学院还协办了汪胡桢讲座、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学术年会、河南省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等,并举办专项课题交流会、“一席沙龙”交流会、研究生学术交流会、学术年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会议,既加强了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又通过对学科新进展和疑难问题的交流与探讨,为师生科研搭建了学习与分享技术理论的平台。

学院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教授、清华大学李广信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海江教授、同济大学黄茂松教授、广西大学梅国雄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讲座,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师生进一步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促进师生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合影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时代争朝夕。回顾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院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全院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