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伴随着嘹亮的歌声,5月11日,我院组织教工党员和积极分子来到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太行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在这里沿着前人足迹,重温历史变革中人民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发挥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辉岁月。

沿着山路蛇形前进来到绝壁长廊,行进在这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的郭亮洞中,同志们无不称奇,被这里村民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无法想象这条幽长、高深的砂岩高山是怎样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物质条件下被十三位村民手工开凿开成。每走一步,仿佛听见“叮叮叮”的声音,一声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领导下,十三名党员带头村民参与,慷慨激昂、破釜沉舟。没钱买钢锤、钢锉,那就卖掉山羊、山药,没有钱买绳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绳套,一段段接起来,从崖头把人放下来。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粮食少,那就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一天只有一毛二的伙食费。工程越来越艰苦,人心越来越坚定。面对没有钱、没有粮食的困境,全体村民都出动,5点钟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挖了一冬一春,挣3100多元全都用来买钢材、雷管、导火线、炸药。郭亮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老人孩子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众志成城,终有奇迹,党员同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才为郭亮洞留下“太行隧道之父”的美誉。

如今,我们听着原村民委员会主任申明凯为我们讲述着过去的艰苦岁月,看着“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的大好河山,走在播撒人民的智慧的郭亮洞中,步伐愈加沉稳。是祖国的万水千山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人民的艰苦奋斗不断在创造辉煌。居安思危、忆苦思甜。党员同志要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