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下午,同济大学黄茂松教授应邀到我院做了题为“软土地下连续墙成槽稳定性分析理论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学院六楼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副院长李日运主持,学院六十余位师生聆听了报告。
黄茂松教授首先以当前超深地下工程设计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缺乏合适的规范和标准入手,阐述了地下连续墙成槽二维及三维整体稳定性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就上述方法分别进行了验算,认为大多数的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直剪固结快剪指标会导致验算安全系数偏低,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计算方法。随后,黄教授就地下连续墙成槽局部失稳的分析方法、模型试验等也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激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
学术报告紧密联系工程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报告结束后,黄茂松教授就多位师生的提问分别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尤其是对于我院老师当前进行的PIV研究项目、地铁微扰动注浆模型实验研究等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通过本次学术报告会,我院师生在软土地下连续墙成槽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模型实验研究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最后,全体参会师生通过热烈而诚挚的掌声向黄教授此次报告致以最深切的感谢!
【专家简介】
黄茂松,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英国Wales大学Swansea分校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讲座人。国际SCI期刊《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编委,《Soil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编委,《Soilsand Foundations》编委,《Europea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副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近岸与离岸工程灾害环境防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