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院举办“不忘来路-华水学子讲坛”之行业大师进课堂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1-05-18]

汗水淋清五月至,微风迎来校友归。为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树立坚定学习信念,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我院于5月13日下午2:30在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不忘来路-华水学子讲坛之行业大师进课堂”主题讲座,特邀我校水文地质与工程专业1988届杰出校友王荣彦主讲。学院副书记丁仁伟、副院长王江锋和辅导员参加了讲座,共420名学生参加本次讲座。王江锋主持专题讲座。

王荣彦以“岩土工程的六性特点与概念设计必要性”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的概念与内涵、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的关系、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关系、岩土工程的“六性”特点、岩土工程概念设计的必要性、地基基础工程的概念设计等有关岩土工程的专业内容,其中王荣彦就岩土工程的“多样性”“复杂性”“概括性”“多彩性”“系统性”以及“实践性”六个特点条分缕析,结合丰富行业经验,和与会同学热情交流,倾囊相授。

他强调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土力学、岩体力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地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涉及岩、土、水、热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技术科学。要取得较准确、完整和全面的地质资料,需要综合的勘察手段(现场踏勘、测绘、钻探和各类原位测试手段),和多专业相互融合,因此具备扎实的校内专业知识基础是进入行业的一项关键要素。

王荣彦指出,一名合格的岩土工程师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勘察阶段,要紧扣“条件和问题”,抓住关键和重点,通过勘察手段及综合分析,提出符合场地特征、结构特征的各类设计方案和设计措施;在建设过程中,要具备随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的能力,要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学习,做到慎思明辨,知行合一。


讲座最后,同学们纷纷提问,王教授细心倾听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区别与关系”、“岩土工程施工与设计的优先性”、“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较本科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如何有更多的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困惑,并予以耐心解答。

此次行业大师进课堂活动为校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注入了新鲜活力,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也为更好地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王荣彦,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第一批注册岩土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基坑工程、地质灾害工程的勘查、设计及咨询工作,系我院88届校友。2009年起兼任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国岩石学会与工程学会岩土地基工程分会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委会委员,担任河南省深基坑与建筑边坡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评审专家。参编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河南省基坑设计规范、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地基基础行业标准8部,获得过国家级勘察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河南省勘察设计奖等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