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莅临我院指导讲学

发布时间:2019-09-29浏览:

应我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928日莅临我校在学校第四会议室了题为国家自然基金申报、撰写与会评要点的报告。我院全体领导教师和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院长曹连海教授主持。

郑教授结合自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评审的体会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申请过程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解读。郑教授指出,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进行科学的选题,突出选题的创新意义和特色,并充分利用学校及兄弟院校的平台和实验条件。他还鼓励年轻教师应该尝试提出新的科学见解和思路,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另外郑教授还介绍了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的情况,特别是对11年来全国7个区域开展的地理学联合实习线路的安排及组织情况进行了讲解。他指出,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色,加强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地理学拔尖人才的培养,而且能通过“野外思政”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和团队精神。同时,他还对我院今后地理学科发展、平台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报告会结束后郑老师还与我院师生就基金申请参与国内联合实习和学生创新创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郑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不仅为我院教师的基金申请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我院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学院今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祥民教授简介:

郑祥民1959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现兼任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地理学一级学位点责任教授、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主任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启明星和首届华东师范大学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领衔自然地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等。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和和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地质地貌研究会副理事长等。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和沉积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中日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等3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 100 多篇。系统论证和提出长江三角洲及东延海域在第四纪末次冰期普遍存在风尘黄土的沉积地质事件,在三角洲和湖泊第四纪环境演变、城市河流底泥污染和长江口滩地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2009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十周年聚会活动在我院举行

下一篇:校纪委书记许科红莅临我院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