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思政教学模式

作者: 时间:2020-03-14 点击数:

   本学期线上教学以来,我院教师积极将专业知识与“抗疫”精神结合起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讲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开展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梳理爱国主义的情怀,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对所学专业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在土地利用规划学、遥感导论、测量学和区域分析方法等课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课程思政案例,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打下了基础。

一、张俊华老师:疫情危机下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思政的教学探讨


   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规划学
   思政主题: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特点,将“一盘棋”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针对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框架,理解“空间规划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内涵,进一步认识只有在“一盘棋”思想的指导下,统一部署,统筹兼顾,才能确保“多规合一”目标顺利实施,真正发挥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治理提升的目的。并结合疫情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同学们对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审视国土空间的“健康”,积极探索做好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和途径。
   教学目标:通过探讨此次抗疫“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及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感人事迹,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及空间规划的技术手段,深入领会国土空间规划的 “管理一个口,空间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的主旨思想,并根据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未来规划中需要改进和解决的思路和途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教学设计:将疫情与课程结合起来,挖掘抗疫期间的精神思想,典型经验,感人事迹等。教师设定话题让同学们针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讨论,比如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感触最深的事情,抗击疫情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抗疫的主要思想和国土空间规划思想的一致性等。同时,引导大家从专业角度出发,探讨本次疫情反映出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未来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如加强生态保护,优化人地关系,减少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科学确定城市规模,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将公共卫生风险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专项规划,实现重大卫生事件突发的有效防控;加强社区规划管理,提高社区空间治理能力;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地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空间选址方面合理布局公共医疗等卫生资源;加强健康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的规划管理等等。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和观点。通过讨论学习,对学生实现了价值引领,也激发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拓展了思维方式,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效果:(1)思想方面。通过讨论疫情发生以来,中央的决策部署,各行各业的行动和举措,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及各种感人事迹等,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许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的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为人民而努力奋斗的理想和信念。(2)专业能力方面:此次突发的新冠肺炎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积极从专业的视角,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布局、城市结构、空间治理,城乡差距、大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积极探索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解决思路和途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同学们对未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充满了信心。

二、姚志宏:通过区域文化和历史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程名称:区域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区域分析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首先介绍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和区域地域文化特色。其次介绍区域历史背景的内涵、区域历史与区域发展、区域历史分析内容与方法。最后开展案例教学“新疆地方文化与历史分析”。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理论教学,同时,配合相应的实践教学和创造情境教学模式,以保障课程目标和思政实施效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知识,又进行了德育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德育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效果:引入实践教学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并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新疆地方文化与历史分析”为实例,不仅让学生了解区域文化和历史的分析内容和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新疆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加强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资源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对祖国的情感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决心。同时,结合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用实际行动所展示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儿女一直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坚不可摧的力量。面对危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中国是有责任、有担当、又胸怀的大国。鼓励大学生抓住时代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各民族力量,让自己人生出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邓荣鑫:遥感监测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见证中国速度、彰显中国力量


   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思政主题:武汉疫情牵动着中国亿万人民的心。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般的建设速度体系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本节课以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历程为例,首先介绍了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必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建设过程,激发学生的 “四个自信”;然后基于遥感技术监测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从专业角度让学生了解遥感技术特征的体现,加深遥感知识的理解,从思政角度让学生体会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学习动力、坚定报国决心。
教学内容:从互联网搜集相关素材,结合教学知识点,运用PPT作为展示手段,呈现遥感监测下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1)火神山医院建设背景,包括医院建设的必要性、任务的艰巨性、建设过程及其影响。(2)遥感技术见证火神山建设过程,包括选址的合理性、设计的严谨性、建设过程和对环境的影响。(3)总结遥感技术特点及作用,包括大范围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和局限性。(4)思考个人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人生价值,激励树立远大学习目标和理想。
   教学过程:(1)引入:武汉疫情爆发以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云监工体现了民众对疫情的关切。本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重温火神山医院建设所缔造的中国奇迹以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2)突出问题:首先结合当时疫情说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医院建设的主要困难,突出在困难面前,参与建设的所有单位和人员的决心和责任心。(3)中国速度的产生过程:介绍医院建设者们和时间赛跑的惊心动魄的过程,挖掘中国速度背后的中国力量,总结两点:一是技术支持,这是中国速度实现的基础;而是精神层面,这里面有忘我的敬业精神,有万众一心的凝聚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树立了“四个自信”。(4)遥感见证中国速度:从专业角度见证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从医院选址、设计到建设过程,并利用专业技术回应网络上一些对医院建设的疑问,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展现专业发展的应用前景。(5)引申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结合遥感监测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总结遥感技术特点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深化理论理解。(6)升华主题,树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和职业规划,鼓励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效果:将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体会到中国制造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四个自信”;同时明确了本专业的主要知识点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专业学习热情,有效地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有助于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远志向。

四、徐海军:停课不停学——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测量学》在线授课



   课程名称:测量学
   思政主题:测绘技术,大范围能够为保障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场提供精确数据支撑;小范围服务于工程建设、自然资源开发的各个阶段。空间测绘技术的发展水平彰显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众所周知的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服务于众多国民经济领域,打破了依赖国外导航定位技术的被动局面,而且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首先引入传统测绘学的基本概念,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作用,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发展到今天的现代测绘学,研究对象从局部拓展到地球整体、空间天体,引入空间定位新技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引力波探测等前言测绘科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掌握好测绘技术,不仅是获取知识,还可以保家卫国,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测绘技术与国家安全、民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手机导航、车载导航与大众生活联系密切,而导航以精确的实时定位技术、地图数据库为前提。培养学生既具有专业素养,又具有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效果:
测量学》作为我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通过加强《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突出测绘专业特色与核心技术与大国重器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勘察、规划、设计、竣工、安全运营),均离不开测绘学提供的技术支持。通过课程思政融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全过程,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学生将专业认同感与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是培养测绘学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掌握测绘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德。本项目能够拓展我校测绘学人才的培养渠道和培养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五、刘辉:疫情之下测绘技术大有可为,测绘精神永驻长存



   课程名称:测量学
   思政主题:(1)融入测绘人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人们对从事的职业由于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心全意投入的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测量专业学生初次接触专业课程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立业意识,从业态度。能够脚踏实地的工作学习,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可探索小组提醒、老师核查的二级监督机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2)融入测绘专业的吃苦耐劳品德。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可发现大学生毕业后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1/3。现在大学生都已经是00后了,生活条件优越,早已忘记老一辈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然而这种品格恰好是测绘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为了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测绘人员往往是地球的拓荒者。可探索测绘宣传片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德。(3)融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2016-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3年提到了“工匠精神”。 如何提高“中国制造”质量?如何打造“中国制造”的平台? 这都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测绘行业的匠心即为测绘人员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严格按照测绘规范,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制造出合格的测绘成果。可探索学徒制和以赛代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教学手段: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以时间轴为线,通过疫情阶段火神山RTK测量案例,无人机配备热成像传感器远程测温案例,新冠肺炎疫情地理信息系统展示案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卫星对比图案例,遥感在复工复产中的应用案例讲授测绘学的内容和发展等知识,形象生动。并以疫情中具有代表性的测绘人物事迹为例,融入思政元素,运用测绘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品德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树立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1)先以疫情阶段30后到00后的抗议战士,以及几位充满理想的孩子的真实事例激励同学们,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2)在讲解“测设”时,引入火神山医院建造时测绘人“孙见新”和“陈启年”的故事,让学生们理解测绘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品德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施工生产、测量先行”,讲授测绘学在工程建设三阶段的任务。(4)详细讲述测绘学的发展:在飞机发明后,引入无人机配备热成像传感器远程测温案例;在电子计算机出现后,引入新冠肺炎疫情地理信息系统展示案例;在人造卫星发明后,引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卫星对比图案例、遥感在复工复产中的应用案例等。(5)讲授全球定位系统,引出全球4大定位系统,并再次提到“孙见新”用RTK放线测量案例,最后总结3S技术。
   教学效果:将无人机配备热成像传感器远程测温案例、新冠肺炎疫情地理信息系统展示案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卫星对比图案例、遥感在复工复产中的应用案例自然融入课程中,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测绘理论知识与疫情中实实在在采用的测绘技术,更容易被疫情中真实的测绘事迹所打动,更能深刻地领会先进测绘技术的美好前景,开阔了其眼界,正应了本期主题:疫情之下测绘技术大有可为测绘精神永驻长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