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9届校友陈虹池获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作者: 时间:2021-06-29 点击数: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贵州省委表彰了一批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经逐级推荐、严格审核、综合评选,研究确定了305名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4名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305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对象。我院2009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校友陈虹池荣获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附陈虹池校友个人简介:

  陈虹池:2005920097,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20097月至20116月任中建四局一公司技术员;20116月起,开始在故乡贵州开阳县自主创业,2015年起,先后任贵州清河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富硒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担任社会职务有:开阳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贵阳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贵阳市科学健康养生养老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促进会开阳分会理事长,开阳县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2019年获“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荣誉称号,2020年获第四届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21年获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此图为陈虹池同志与同事们一起研究讨论企业发展规划)


附:陈虹池校友的个人事迹和创业感悟

奋斗出来的青春

——陈虹池和他的十年扶贫路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80后的陈虹池,正处在一生中奋斗事业的最美季节。

2012年开始,25岁的陈虹池在故乡开阳县进行创业,把少数民族乡亲们制作的蜡染、刺绣半成品应用在日用品上,通过给少数民族同胞下订单的方式,带动农户一起发展。

2013年起,陈虹池投身于乡村旅游产业,坚持发展家乡,反哺家乡的理念,解决旅游服务就业30余人,带动农家乐20余家,通过旅游服务窗口带动民族工艺品销售,为200余户少数民族同胞解决民族工艺品销路,不断发展文化+旅游的扶贫事业。

2016年起,陈虹池以三变改革为指导思想,按三改一留的模式,规模化推进乡村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实现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户均年增收两万元。

一腔热血报故土,致富不忘家乡人的陈虹池,201911月,被国家文旅部授予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2020年获第四届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回望自己10年来致力乡村脱贫、致力乡村振兴的道路,陈虹池说:深耕乡村,带动一方共同发展,是我不悔的选择!

一种情怀:文旅结合,让乡亲生活两年两级跳

       2009年,陈虹池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进入中建四局一分局担任工程技术员。在国企工作,本来是一帆风顺,家庭的小日子也过得也殷实。不过,经常回到开阳老家的陈虹池,发现故乡的部分少数民族乡亲,日子过得不富裕。

望着养育自己的这一方山水,陈虹池陷入沉思:我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经常在村寨里和乡亲们拉家常的陈虹池发现,乡亲们一针一线做出的刺绣,惟妙惟肖的蜡染,在外界是深受欢迎。如何把传统的民族工艺与市场融合,让乡亲们得到经济效益,陈虹池在一年多的摸索中,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20129月,陈虹池带着他的团队,不分昼夜奔走在开阳县的三个少数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同胞了解蜡染、刺绣等民族技艺。陈虹池带来了外界对刺绣、蜡染的信息需求,通过创新设计,将农户制作的蜡染、刺绣半成品应用在日用品上,他通过给少数民族同胞下订单的方式,实现精准销售。

原本是千百年来传承,在少数民族同胞眼中不过是普通的刺绣、蜡染,在陈虹池的帮助下,成为致富的渠道。他们的刺绣、蜡染,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的市民争相抢购的产品,乡亲们笑起来,把满满的获得感写在了脸上。

2013年,陈虹池开始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坚持发展家乡,反哺家乡的理念,解决旅游服务就业30余人,带动农家乐20余家,通过旅游服务窗口带动民族工艺品销售,为200余户少数民族同胞解决民族工艺品销路,不断发展文化+旅游的扶贫事业。

一种思维:三变改革,让农户均年增收两万元

常年在村寨里行走,陈虹池观察到一个情况:乡亲们有不少闲置的房屋。如何把这些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为乡亲们创造收入,成了陈虹池思考的问题。

陈虹池敏锐地看到:村寨,是少数民族浓郁氛围的村寨;房屋,是少数民族结构的房屋;生活,保留着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这些原滋原味的少数民族元素,可以打造成乡愁文化,做成城里人在周末寻求心灵与身体的栖息地。

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当陈虹池向乡亲们提出这一设想的时候,不少乡亲半信半疑。但是,乡亲们从自己家的刺绣、蜡染热卖的事实,觉得陈虹池是一个不错的小伙,会带着大家致富,纷纷同意了陈虹池的观点。

2016年,在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陈虹池以城乡三变改革为指导思想,按三改一留的模式,规模化推进乡村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实现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陈虹池在2016年成立起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让水东乡舍三变改革为思想指导,在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及禾丰布依族苗族乡境内开展乡村旅游,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以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三改一留开发模式,将市民资金变股金、农村闲置房屋及土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探索乡村旅游三变扶贫模式。

敢闯敢干的闯劲,吃大苦、流大汗的干劲,陈虹池在20186月到10月民宿部分运营期间,为入股农户增收达6000元,同时吸纳当地闲置劳务人员49人,其中少数民族10人,基层一线劳动者26人,为三变改革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建设性工程添砖加瓦。

陈虹池根据各方需求,提出了“622”利益链接机制,通过20%旅游收益,鼓励农民以闲置农房使用权入股,形成乡村旅游开发的强大资源库,通过60%旅游分红,吸引大量市民以改造资金入股,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共享。

留住本土文化,优先招聘本地村民,通过专业培训后统一上岗,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切实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入股农户110余户,已打造投运43栋,带动农户入股、就业增收户均30000/年。带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增收200余户,户均增收20000/年。

一种探索:三改一留,颇具借鉴意义

今天,剖析陈虹池主推的三改一留,颇具借鉴意义:

1、闲置房改经营房: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资源闲置日趋增多,农房资产闲置已成为常态,三权分离为盘活这些沉睡资源提供了政策引导,水东乡舍以宅基地使用权为切入点,充分融入三变模式,鼓励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乡村民宿项目建设,大大提升闲置农房的市场价值,农民也因此成为乡村民宿的股东,成为乡村旅游的主人翁,增加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三变收益。

2、自留地改体验地;依托乡村旅游市场资源,以水东乡舍为平台载体,将农民自留地打造为水东乡舍五园一地(果园、菜园、茶园、药草园、花园、体验地),将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有机结合,作为乡村旅游的要素之一,为乡村旅游提供配套服务,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彻底颠覆了土地在农民心中的传统认知,每年为农民增收超过以前土地收入的十倍以上。

3、老百姓改服务员:近年来,因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引起的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建设只留下老弱病残,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客观阻力。水东乡舍以乡村旅游民宿、新乡村旅游目的地为载体,充分考虑了本土文化、乡风文明的服务标准,优先招聘本地村民,通过公司统一培训后上岗,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不仅能为大批当地百姓解决就业,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够解决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构建和谐、幸福、富裕的农村环境坚实基础。

4、保青山留乡愁:水东乡舍三改一留的开发模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绿水青山,为游客打造留得住乡愁的富美乡村环境,进一步吸引游客的旅游度假,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乡村旅游配套服务的空间和机会,为当地农户在特色小吃、农家乐接待、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增加经济收入。

             

一种智慧:利益链接,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陈虹池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开动大脑,提出“622”利益链接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

水东乡舍依托十里画廊的绿水青山资源优势,让城市要素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按照“622”利益链接机制进行分红,实现城市资金方、房主农户、平台企业三方利益公平共享。通过60%旅游红利不仅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建设,拓宽了乡村旅游项目融资渠道,还吸引了大批对乡村开发具有目标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的有专业、有技术、有特长的投资人成为股东,让更多高素质、高资市民涌入民宿行业及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特产品开发、生产和消费,从而推动农村特色文化、产品、服务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农村资源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按照“622”利益链接机制,通过20%旅游收益吸引闲置农房、闲置土地的踊跃入股,形成乡村旅游开发的强大资源库,为打造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乡村要素资源的策划设计及升级改造,逐步挖掘乡村资源潜力,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为当地百姓创造资源优势的红利分配空间。农户通过入股分红、平台务工、创业就业、教育培训等方式,将能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平台公司为城乡要素流动提供桥梁;根据“622”利益链接机制,通过20%的旅游收益,吸引平台公司入住乡村,负责乡村旅游项目的统一实施,负责城乡要素资源共建、共享的桥梁嫁接,负责项目开发涉及到的策划、设计、改造及运营等工作,负责引进城市精英和先进的城市理念建设乡村,为乡村经济发展充当总会计师总规划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平台保障。

一种奋斗:久久为功,好经验全市推广

十年来,陈虹池在拼搏中前行,奋斗终有回报:

20191月,水东乡舍项目获贵州省委改革办20191月发起的“2018年度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网络投票第一名。

2019年,《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99号)文件中明确推广开阳县“622”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模式

2019411日,中国日报(海外版)第四版以离开城市回归农村为标题对水东乡舍项目进行专题报道。

陈虹池没有沉浸在功劳簿上,依旧开拓思路,久久为功,戮力前行。  

陈虹池和他的团队开发村村旅游共享平台,引领产业融合发展。

村村大数据平台包括游客端、投资人端和农户端,通过游客端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手机一键掌控在乡村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各类需求,投资人端及农户端主要满足游客订房信息实时共享,收益实时分配等公平、透明的需求,通过三方App的数据实时共享,保障各方利益,构建三变各方亲兄弟,明算账的公平、透明空间,为农户创造放心入股,开心分红的美好局面。

村村大数据平台的找乡愁乡舍小铺功能,为城市人提供乡愁的无限想象,通过乡愁定制功能,满足市民乡愁的无限需求,同时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了人力、物力、智力等发展空间,通过该平台构建城乡生活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红利共享的大数据平台,缩短供应链,透明供应途径,打造多方受益的共享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添砖加瓦。

同时,陈虹池以“1+N”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让每一栋乡舍提取1%的营业额用于帮扶N户贫困户,帮扶名单由属地村委会根据贫困户情况进行分配,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已辐射带动100余户贫困户经济增收。

      结合十年来助力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陈虹池和他的团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翅高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邮编: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