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非遗文化底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侧记
发布时间:2023-08-08浏览次数:

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出征照

我校到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考察一涵汴绣

我校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考察周口非遗保护中心

我校实践队考察非遗项目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为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追寻民族文化认同,赓续民族团结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8日—8月8日,校党委副书记高京燕,党委委员、党委统战部部长毕雪燕,副教授朱伟利带领学生,到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开封市等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考察调研非遗项目,感受凝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丰富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历史。通过带领学生直观感受和体验由历史文化、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凝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价值观念。自2017年以来,我校联合2021年获批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立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景区建设了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积极开展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传承中华民族智慧,研学非遗体悟丰富民族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反映了生活在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华水学子实地考察了周口市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淮阳芦苇画、棕编、核雕、汴绣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的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厚植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在淮阳泥泥狗传承人许述章的家中,整齐排放着众多的泥泥狗和泥胚,它们造型粗拙、怪诞、力量感极强,这是一门相传从伏羲时期流传至今的传统工艺,发展至今也经历过从几近失传到涅槃重生的过程,透过泥泥狗这个小物件儿,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得到生动体现。通过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的交流,深切感受追求卓越、勤奋刻苦、勇于创新、团结友爱的“匠人”精神。考察过程也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了华夏民族的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为国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热情,引导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荣辱观,传承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团结奋进的传统美德。

二、赓续民族团结根脉,品味非遗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活”体现,具有传承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非遗文化有着极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众多非遗文化既各具特色,又和谐共荣,这也凸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而非遗传承蕴含“多元”与“一体”辩证关系,各民族非遗既精彩纷呈,又能相互交流、促进和融合,非遗文化使华夏儿女产生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各民族同胞紧密团结,共建和谐,共同建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在周家口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穆广科的家中,他日复一日传承着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也是在这间小屋里,穆老师的孙子在为另一张拓印好的纸上涂颜色,一个房间,两种方式,三代人的传承,这张薄薄的纸无言,却在讲述着一个关于传承的的故事;在“党建引领,非遗助残”的院子里,当地政府面向残障人员先后开展淮阳芦苇画授徒传习活动,受众两千余人,一幅幅由芦苇做出的工艺作品其美妙绝伦的程度让人惊叹不已,这种非遗传承方式不仅扫除了脱贫工作中残障就业的死角,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素材,成为同行业复制的模板。

三、品鉴华夏文化精品,传承非遗坚守中华民族一家亲

非遗文化展现着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的审美情感、社会思想、价值追求,文化传承必以文化的认同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总体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非遗文化在互相欣赏、广泛交流、彼此互鉴,促进和谐共处中传承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凸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从汴绣一针一线见山河,到核雕方寸之间藏玲珑;从泥泥狗极强的张力感与力量感,到棕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生活感与现实感;从不忘初心使命、坚守传承的木版年画,到大胆创新、利用芦苇作画的淮阳芦苇画;这些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展现于台前的精美艺术,更是世代相传的责任与使命。参与调研实践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之行,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也有了更多思考。此次实践结果以实践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并得到学习强国、光明网、网易新闻、河南日报、郑州广播电视台、周口文旅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统战部 供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