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联合国的创立为各国对话协商处理国际事务搭建了平台、确立了规则,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联合国和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现行国际机制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权威性遭到侵蚀,有效性亟待提升。个别大国“退群毁约”、“撤资断供”,阻挠安理会决议通过,瘫痪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改革...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同大家深入交流,就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重要论述。 民盟,组成人员主要是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 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教育界,涵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等。 联组会上,总书记同这三...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求是》杂志2025年第11期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总书记着眼于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
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巩固好文化主体性,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持走自己的路,自觉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有册有典,薪火相传。2023年6月,北京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古老典籍,在此“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 你们好!来信收悉。值此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2025年10月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作出概括和阐述,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为...
五千年弦歌不辍,文明长河浩浩汤汤;百余载风云激荡,民族复兴势不可挡。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面。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部署。202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 立足新阶段,阔步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
铁甲雄师排山倒海,受阅官兵步履铿锵,人民群众满怀豪情。2025年9月3日,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激励奋进的抗战纪念盛典,进一步坚定了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把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国家发展需要价值导航。 面对社会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