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 首页
  • 简介
  • 学习头条
  • 聚焦思政
  • 高校联播
  • 学习“四史”
  • 豫人精神
    • 焦裕禄精神
    • 红旗渠精神
    • 大别山精神
    • 愚公移山精神
    • 南水北调精神
  • 思政研究
  • 名师优课
  • 思政活动
  • 媒体矩阵
  • 网络文化
  •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思政 >>
  • 102025-10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今日之中国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文明气象,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岿然挺立,在与不同文明的相遇相知中交融互鉴,续写时代华章,奏响文明交响,推动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我们要继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书写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

  • 092025-10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与时俱进把握媒体格局的新变化,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把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为什么吃土?”“尝土,主要是先简单判断一下,土壤的盐碱度有多高。还得把土样带到化验室,拿出科学的治理办法。”在《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中,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江彤,分享了采访盐碱地改良专家郭凯的细节。“捏土尝味”的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

  • 082025-10
    让马克思主义牢牢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断,要着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义、内容、方式。  (一)  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考虑。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

  • 072025-10
    如何理解教育的“三大属性”?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在《求是》杂志2025年第11期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这“三大属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本质特征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先进本质、鲜明特色、独有优势,把我们党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

  • 062025-10
    深刻理解和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

  • 032025-10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要在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上下功夫,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 022025-10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阐明了体系化学理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在体...

  • 012025-10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文化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思想茹...

  • 302025-09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他着眼于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客观要求,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宏阔视野,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纳入“八八战略”,把“文...

首页上页12345...41下页尾页
-- 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
Copyright in 2019 河南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电话:0371-69127630   邮箱:hnwlsz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