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中期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以线上形式进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教学办公室人员、二级督导成员、新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彭慧敏主持。
会议首先就中期教学检查进行部署。会议要求,本学期承担课程的各教研按照学院要按时高质量开展集体备课,保证线上授课期间教学质量;全体二级督导成员按照督导计划认真听课督导,做好总结,达到督导目的;做好线上考试题库建设,做好各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准备工作。
随后,对新任教师进行了讲课验收。经过半年的培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高笑天老师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徐科峰老师,基本达到学院的验收要求,向学院提出验收申请。本次验收要求试讲教师提供课程教案、三份说课稿和三份讲稿,试讲以说课(5分钟)+教学展示(15分钟)的模式进行。二位老师分别抽取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题进行教学试讲,学院领导班子和二级督导点评,肯定了二位教师的讲课能力,提出中肯的意见及切实可行的建议。
彭慧敏副院长对以后新任教师培养工作明确具体要求,一是各教研室要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培养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撰写培养计划,组织教研室教师听讲和点评,填写培养日志;二是对培养教师的教案、说课稿和讲稿进行详尽指导,编写有特色的教案,形成对每章节的教学思路、方法、案例及目标、效果等清晰的教学设计,基本掌握每章节的教学内容;等等。
杨建坡书记对新任教师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备课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要吃透教材,学会将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效果;二是要增强教学的设计感,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线索,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各教学环节的连贯性,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案例逐步把道理讲深、讲透。
张梅院长总结道,我校在教学方面一贯要求严格,新任教师采用教研室、学院、学校的三级培养模式,学院高度重视新任教师的教学验收工作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对于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课比天大,上课是至关重要的事,教师要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新任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站好讲台,更要站稳讲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必须先认真钻研教材,要在讲准上下苦功,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博采众长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