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我院隆重庆祝第38个教师节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 来源:

在我国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激励全院教师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2年9月8日下午在325报告厅隆重召开以“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会议由副院长彭慧敏主持。

庆祝大会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开启,张梅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院党委向所有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然后,张梅院长回顾了我院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十年前,我们学院人员不足40人,有几间办公室,环境拥挤狭小,硬件设施严重落后,经费严重不足。2015年我们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年来,在校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在“三个第一”工作理念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我院的办公环境一流,思政课教师队伍逐年壮大,现在总人数达到76人。学院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深化“三讲四联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凝聚全院力量在一级学科建设与评估、河南省重点马院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凝练推广、科研项目突破、党建示范引领等方面集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老师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日益增加。

张梅院长指出,经过这十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正处在全面总结“十三五”、科学规划“十四五”,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期。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最后,张梅院长对我院教师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积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用自己的品德学识,展示教育的美好,让学生愿意去追随,才能做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铺路作石子,护花化春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同时,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肩负起“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我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期,鼓励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立德树人伟大而光辉的事业当中去,为培养更多能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马院明天更美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副院长彭慧敏带领全体教师重温教师誓词,坚定职业信念;院长张梅为院级督导颁发荣誉证书,要求督导们要尽职尽责,以督促教,全面提升我院思政课的教学水平;青年教师向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献花,感谢他们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发扬我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手把手指导我院新进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会上,老中青三代教师们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进行了热烈地交流与分享。老教师代表苗祎教授回顾了在我院任教的12年间,我院规模的日益壮大及师资力量的稳步提升;青年教师代表化世太博士从学院氛围、教学工作和科研能力三个方面表达了青年教师对工作的热忱;近两年新入职的20余位教师分享了入职以来的感受及日后开展工作的方向与目标。

最后,院党委书记杨建坡为本次会议作出总结,并对全体教师日后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其品格、思维、知识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指引方向;二是要扎实自身学术功底,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要进身修德、争做楷模,努力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严以律己、见贤思齐,以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六要”要求努力做一名优秀思政课教师,按照“八个相统一”的原则,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个人的事业发展融入到对学生的培根铸魂育人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供稿人: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