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建筑学院师生科技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第4~6天(8月21日~23日):深入前真村调研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4日 16:15 来源:

    随着晨光初破晓,志愿服务队已整装待发,在完成对刘寨村的调研工作后,开启了前真村的调研。

    一、探寻村落文化与历史遗迹

    “孙真人啊,听过听过,他还在这里住过嘞,村里人受他可大影响,原来这儿的人大部分都会中医嘞”志愿服务队进行前真村村庄历史调研时,村中81岁的杜老先生说道。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村庄街巷,与村民们进行深入的交流。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前真村原来是个寨子,并且孙思邈曾在这里住过。团队成员从村民处了解到杜老先生对村子的历史颇有研究,团队成员前去拜访,杜老热情地带成员们前往村子老寨子原址,并为成员们指明了寨壕、寨门、庙宇的位置、寨子内部的家族组成以及真村的风水格局。

    二、实地踏勘,掌握村民居住生活状况

    志愿服务队关注村民的居住条件与生活质量,对前真村的每一户家庭进行了细致的摸底调查。团队成员们耐心倾听、细致记录,从居住人口结构到健康状况,从房屋结构到生活设施,每一项信息都被认真整理,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

    志愿服务队在前真村的调研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村民们更高的参与热情与参与,这得益于前期在刘寨村积累的信任以及团队成员们更加娴熟的沟通技巧和更加认真的调研态度,村民们纷纷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与需求,为团队后续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更队丰富、真实的素材。

    三、前真村闲置空间及聚集空间调研统计

    志愿服务队在村中走访调研发现,由于乡村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有一半的房屋属于空置状态,而其中一部分已经荒废甚至破损,同时村中部分公共区域疏于管理,杂草丛生,导致无法使用,除废弃房屋外大致有二十处闲置空间,村中实际能够使用空间远不及规划使用空间,因此将该类闲置空间统计后再利用对于提升乡村村容村貌十分关键。

    另外,由于村中缺乏空地,闲置空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村民活动大部分聚集在自家门口,或是有树荫的道路上,聚集空间狭小且不舒适。

    “我比较爱干净,把我家门前这块空地收拾干净放了几个凳子,没事儿在这乘个凉可得劲。”一位在树下乘凉的村民说道。这位村民将自家门前一块闲置空间的杂草清理后,附近的乡里乡亲得空便来此乘凉,由此可见,通过有效地利用这些闲置资源,不仅可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还能提升乡村的整体活力。同时,进行合理的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盘活农村废旧房屋、残垣断壁等空闲用地,就能变“废”为宝,有效改善乡村环境质量,扮靓和美乡村。

    四、郑州市农委、荥阳市农委、高村乡领导专家现场指导工作

    21日下午,郑州市农委、荥阳市农委、高村乡领导专家到现场指导工作。志愿服务队汇报了近三年志愿服务工作在荥阳市的开展情况和刘寨村、前真村调研的阶段性成果及初步的规划思路。与会领导专家对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肯定,并从规划衔接、村庄产业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服务队深刻感受到了村民的纯朴与坚韧,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的共鸣,更加坚定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调研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发挥专业特长助力真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