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辅导员岗位职责
1.在花园校区指定场地(如校区活动中心)设立迎新专属服务站,安排熟悉校区布局的志愿者引导新生报到;针对跨校区档案流转特点,提前与主校区档案管理部门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新生档案接收及时、分类归档规范,同步建立花园校区新生档案电子台账,方便后续查阅管理。
2. 依托花园校区场地开展入学教育,高效完成新生资格复查与信息采集:入学教育结合花园校区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及周边资源开展,组织新生参观校区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设施;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在校区教学楼集中进行,同步协调校信息中心在校区内设置图像信息采集点,减少新生往返主校区的不便。
3. 结合花园校区场地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提前规划花园校区内操场、广场等训练场地,合理划分训练区块;联系驻地部队教官入驻校区开展训练,配备校区专属医疗保障点和后勤服务组,确保军训期间学生的安全与生活需求。
4. 以花园校区管理规范为重点,组织《学生手册》学习与校纪教育:在《学生手册》学习中增加花园校区宿舍管理、门禁制度、公共设施使用规范等内容;通过校区内案例分析、学长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强化新生对校规校纪的理解,增强校区归属感。
5. 立足花园校区班级建设需求,开展班干部遴选与培养:优先选拔熟悉花园校区环境、有服务意识的新生作为班干部候选人;组织班干部参与校区管理例会,邀请校区优秀学长担任导师,提升其协调沟通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结合花园校区党团组织架构,指导班团组织建设:依托花园校区党团活动室,规范班团组织生活流程;鼓励班团组织与校区内其他年级班级开展联谊活动,整合校区党团资源,提升组织活力。
7. 聚焦花园校区新生特点,精准开展思想动态引导:通过“一对一谈心”“宿舍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新生因校区环境差异可能产生的思想困惑;针对花园校区周边生活配套、交通出行等实际问题,联合校区后勤部门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8. 依托花园校区党团阵地,推进入团入党培养教育工作:在花园校区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利用校区内优秀党员、团员榜样资源,开展“身边的榜样”分享会,做好入团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服务。
9. 结合花园校区特色,组织多样化党团活动:围绕花园校区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开展特色党团活动;
10. 联动龙子湖校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邀请龙子湖校区专业教师、班导师开展“专业认知讲座”,介绍校区内的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利用校区图书馆、自习室等场所,组建学习小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1. 配合花园校区教学管理需求,做好转专业与学籍异动办理:与花园校区教学办建立紧密对接机制,及时传达转专业政策和流程;针对校区内学籍异动学生,安排专人跟进,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信息传递准确高效。
12. 立足花园校区学生实际,组织评优评先与助学金评选:在评选过程中,充分考虑花园校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确保评选公平公正;在校区内公示评选结果,设立意见反馈渠道,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13. 依托花园校区服务窗口,指导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在花园校区设立助学贷款咨询服务点,安排专人协助学生准备材料、线上申请;联合银行工作人员入驻校区,开展现场办理活动,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
14. 结合花园校区资源,开展勤工俭学与困难帮扶工作:开发花园校区内的图书馆管理员、教学楼值班员等勤工俭学岗位;对困难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建立校区困难学生档案,提供“学业帮扶+生活资助”的精准帮扶措施。
15. 利用花园校区场地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花园校区内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组织“心理健康户外拓展”等活动,利用校区内的花园、广场等空间,营造轻松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6. 强化花园校区日常安全管理,做好生活指导与危机防控:制定花园校区特色查寝制度,重点关注学生宿舍用电安全、卫生状况;联合校区安保部门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建立校区危机事件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及时掌握并处置危机信息。
17. 结合花园校区发展定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邀请优秀校友、企业HR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结合校区专业特色分析就业前景;利用校区内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9. 依托花园校区实践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花园校区内的校园绿化维护、实验室整理等劳动实践;联合周边社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20. 搭建花园校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定期推送校区动态和学生表现;针对花园校区地理位置特点,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必要时组织校区内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21. 聚焦花园校区特殊学生群体,做好关照爱护与家访工作:建立花园校区特殊学生台账,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假期期间,对特殊学生开展线上或线下家访,及时掌握其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确保特殊学生得到全面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