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法学院组织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实践归来话实践主题分享交流活动,4支优秀团队作分享,实践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分享实践经历、交流心得体会。
“律树常青”基层服务践行团代表赫连欣雨同学分享,团队成员走进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纪念馆等地开展参观活动,让同学们感悟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
“河脉法韵・青火传薪”实践队代表王智硕同学分享了团队成员在河南非遗美学馆体验木梳、面塑、钧瓷的创新传承,聚焦黄河生态,在博物馆学习治水历史,走进社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守护母亲河贡献力量。
黄河安澜,法宣护航“法有曰”社会实践队成员何沂宸说:“普法不能单向灌输,使用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法律温度。”同学们从实践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将实践的接力棒更好地传递下去。
“法脉基层·知行实践队”刘硕同学讲述,社会实践磨练了自身素质,丰富了成长经验,培育了奉献精神,同学们在活动中真切体会到温暖的力量,使每一个帮助他人的瞬间都充满意义。
本次主题分享交流活动,不仅是暑期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充分展现了法学青年学生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实践队员们在黄河文化讲解中深化文化认同,为非遗与生态结合的创新点赞,深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未来,学院团委将进一步总结凝练工作经验,不断挖掘内涵,强化品牌建设,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吴怡璇 摄影:邓云舒 初审:张晨心 编辑&再审:狄梦让 终审: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