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水文化、弘扬水的精神,进一步彰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的特色,强化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11月6日下午,智川书院特邀我校原党委书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朱海风教授在江淮校区作题为《以水为师、向水学习——中华水文化的精华品类及其现代价值》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同步开通线上直播,吸引了众多师生共同聆听。报告会由智川书院院长饶明奇主持。


本次讲座总共三部分。第一,中华水文化的内涵与分类。朱海风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与水相依相生的历史渊源,指出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水打交道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以水为师、向水学习的“法水象水”文化是中华水文化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人自古崇水、学水、悟水,从水中体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与治国智慧,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他引用老子“上善若水”、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吕不韦“流水不腐”等思想,从水的“德、智、美、廉”等多个层面展现水的品格与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治国理政、修身立德的哲理精华,揭示了“法水象水”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第三,以水为师、向水学习的“法水象水”文化的时代价值。朱教授从新时代要求出发,深入阐述“法水象水”文化的时代价值。他将水的特性转化为当代社会所需的品质与能力,提出包括“无私普惠”“不舍昼夜”“海纳百川”“随物赋形”“洁净清明”“滴水穿石”等十余种时代精神指向,强调水文化在价值引领、人格塑造、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要求广大学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勉励广大学子要从中华水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水为师、向水学习,做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

朱教授的讲座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既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又富有现实启迪,对水文化内涵的阐释深刻准确、针对性强、感染力强,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