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 2024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2]

一、基本情况

(一)经费拨付情况

2024年,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专项经费预算总额10000万元,省财政实际拨付专项经费总额9997.75万元。

(二)单位绩效目标

1.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做好2023年30个出库项目的实施和2024年14个项目出库工作,确保“双一流”创建取得实效。

2.推动“大学者”引育项目,建设一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博士和创新团队,争取学科队伍层次得到优化,引进(培育)省级领军人才2名,培育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4-6名。

3.加大“大项目”培育力度,争取2-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争取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3-5项。

4.推进“大平台”项目建设,加强重点科研平台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学科平台的现代化水平。争取申报成功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高等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国家级平台。

5.力争“大成果”培育项目取得实效,争取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6.提升水利工程学科学术影响力,举办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等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参与第十届世界水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升我校国际影响力。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绩效自评工作,加强对资金的使用和监管,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管理与监测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对项目任务、实施计划、绩效目标、任务进度、资金使用、绩效指标等关键管控要素进行全链条过程监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2024年9月,我校对2023年度30个出库项目进行中期考核评价,各项目对照申请书目标责任,总结项目阶段性成果,厘清存在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项目如期顺利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2024年底,我校对已出库项目进行年度自评工作。

三、绩效自评结果及分析

(一)专项经费执行率

截止目前,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专项经费支出金额9997.75万元,执行率100%,详见下表:

序号

专项经费名称

支出范围

预算金额(万元)

支出金额(万元)

预算执行率

(支出金额÷预算金额*100%

1

一流学科创建专项经费

一流学科创建项目库

9997.75

9997.75

100%

(二)单位绩效完成情况

1.“双一流”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对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双一流”创建学科建设方案》年度目标,系统推进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工作,持续推动水利工程学科从“指标一流”向“内涵一流”“文化一流”不断深化。结合学校实际,对本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确保创建任务全面落实。

2.高层次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在引进人才方面,学校引进海外顶尖人才2人、国家领军人才2人、海外青年人才1人、青年潜力人才1人,实现了我校海外顶尖人才、国家领军人才、国内“四青人才”的突破。在自主人才培育方面,学校2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入选中原学者、2人入选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1人入选中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学名师,5人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发布的“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3.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在大项目方面,学校牵头申报的“基于重力卫星的地下水监测与预警技术”和“长江黄河百年尺度水资源演变与洪旱风险评估”获批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黄专项),“水沙联合调控对生源物质迁移转化及水生物的影响机制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水利工程学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在大成果方面,学校在Science、Nature正刊发表论文3篇,实现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重大突破;刘俊国教授领衔完成的“‘量-质-生’三维水资源短缺评价与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主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参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

4.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学校申报的“水资源演变与智能调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确定的2025年度地方高校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校牵头申报的“水利部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水文演变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获批筹建,观测站立足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聚焦生态脆弱区生态水文演变方向布局科学观测研究,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科学研究、科技示范和科技服务工作,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开放共享与服务、科学普及等方面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另外,我校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

5.学术交流精彩纷呈。学校成功举办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是目前全球生态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国际生态学盛会之一,包括《Nature》等在内的多家国际顶级期刊主编在内的46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会。牵头制定发布的《国际生态峰会郑州宣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创可持续的美好未来》(以下简称《郑州宣言》)正式在国际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上发表,作为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的重要成果。成功举办黄河生态水文论坛,进一步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刘俊国教授在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和世界科学论坛上以“水-粮-能-碳纽带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别举办了边会,提出的“地球水未来”计划,入选世界科学论坛重要成果典范;刘俊国教授应邀参加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工作年会及中国-非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会等重要活动并以“中非高校水资源领域合作展望”为题做主旨发言。另外,学校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全校师生做“华•水讲坛”系列学术报告活动。

6.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水利工程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总体ESI排名国际位次由2024年1月的4027位上升到2024年11月的3689位;与水利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工程学排名由1159位上升到1062位,进入ESI学科排名前5‰(为4.080‰),环境/生态学排名由1681位上升到1549位,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为7.851‰)。

四、绩效自评参与人员

绩效工作联络人:

白秀强联络方式:18508249682

绩效自评报告审核人(单位负责人):

王俊梅联络方式:15838169741


一流学科创建办公室

20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