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9月15日(周四)下午14:30
地点:电子工程学院S5-203会议室
报告人:许磊
个人简介
许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主持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年来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多篇,目前从事非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新型薄膜晶体管结构功能设计,形成柔性显示和穿戴电子、光电探测等应用研究。
报告简介
题目:低温工艺的高性能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研究
非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对可见光的透过率高、大尺寸均匀性、良好的电学稳定性和制备工艺相容性,为超高清大屏显示、透明电路、柔性显示等新一代显示技术带来了发展契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应地,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如较高的迁移率、良好的偏压和光稳定性、易于低温制备等,成为薄膜晶体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因而,研究非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低成本低温制备工艺,优化非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作为薄膜晶体管有源层的电学性能,提高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器件的稳定性,已成为本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
报告人:袁胜
个人简介
袁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成像、光学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发表SCI、EI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教育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报告简介
题目:光学随机相位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密写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而光学信息安全技术以其独特的加密手段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相比,光学信息安全技术具有多维度、大容量、天然的并行数据处理能力、高鲁棒性等诸多优势。光学随机相位编码是光学信息安全中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光场的随机相位调制起到扰乱光波波前、加密图像数据的作用,在光学信息安全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报告人:杨文朋
个人简介
杨文朋,博士,光电信息系教师。2011年获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2014年获华南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硕士学位,202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21年1月入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主要从事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目前已在Nanotechnology,J. Colloid Interface Sci.,Spectrochim. Acta,Part A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
报告简介
题目:纳米多孔金壳的传质动力学与二氧化碳电还原选择性研究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森林面积大幅较少,致使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不断增加,CO2的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2020年9月,我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捕集与封存、碳转化等方法可以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因此通过电还原技术将CO2转化为能源、材料或有价值的化学品已成为催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CO2催化反应产物的多样性成为控制反应路径的难点,通过调控电极的尺寸、组分、形貌和厚度等均可以改善其催化选择性。文献多数采用单一方法制备和调控纳米材料,通过多种制备方法得到一系列形貌相似的内部中空、壳上多孔且孔径可调的纳米多孔金银合金壳,从微观结构上深入分析和系统探究高催化活性的形成机理;并用自主发展的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金银合金壳薄膜,通过调控其厚度,研究纳米多孔结构中质量传输效应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将纳米多孔金银合金壳单分散在多孔结构(如炭黑、碳纸和纳米多孔金薄膜)中,研究原子配位环境对选择性的影响机制。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采用CO2电还原技术,通过构建和制备纳米多孔金银合金壳体系,多角度对其催化性能深入研究,揭示高性能催化剂的微观特征和催化机理。研究结果为制备高性能催化剂提供一种新思路,为碳循环提供一个有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