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管理效能 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民建华水支部 赵荣钦)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承载要素和空间载体,也是生态保护和空间治理的重要对象和依托,更是连接人地关系、调控生产方式、优化治理模式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管理模式能够从碳汇功能提升、国土空间优化、生态治理修复及社会运行效率等基础层面推动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迫切需要创新自然资源领域管理模式,将低碳目标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体系,为降碳增汇、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自然资源领域的方案。
一是构建全域生态系统碳汇核算体系和碳汇能力提升方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可比对的全域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标准体系,对森林、草地、湿地、农田、河流、湖泊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碳汇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摸清生态碳汇底数,揭示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人为活动对自然碳汇的影响机制和叠加效应,提出针对不同生态类型科学合理的碳汇功能提升方案。
二是建立自然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核算、监测、评价和预警体系。针对不同资源类型、土地利用方式、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等,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揭示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效应,建立基于遥感大数据的自然资源开发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并对资源开发碳排放及其效率进行评价和及时预警。
三是探索基于碳中和目标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治理模式。将碳排放约束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提出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标准和碳排放阈值,建立基于不同用地空间碳中和潜力的“双评价”体系、基于碳排放阈值的“三区三线”划定办法和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国土空间优化模式,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规模、强度、结构入手,探索提出有助于增汇减排的国土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方案和治理模式。
四是建立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修复模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土地整治、复垦和矿区修复前后的碳源/汇效应进行评价,基于生态优先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开展面向碳中和的生态修复试点,并建立生态修复后碳效应评估与监控机制,跟踪并及时反馈生态修复的碳效应动态变化特征。
五是构建自然资源耦合开发碳排放效应评价及协同优化管理模式。在尊重区域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多种资源要素的相互作用,开展水、土、生、矿、能等多种资源类型耦合开发的碳排放效应,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组合开发不同格局的需求及其引致的碳排放,深入研究资源系统低碳综合管理方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区域资源耦合开发和协同管理模式。
六是探索融合自然资源碳效益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效益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针对山地、森林、草地、湖泊、河流、湿地、农田等不同生态类型探索建立差别化的碳效益及生态价值实现方式,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使碳效益提升成为助推农民、社会主体、地方政府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
七是构建基于区域主体功能理念的多层次国土空间碳补偿体系。立足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探索构建基于不同自然资源类型和国土空间的多层次碳补偿体系。比如,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之间横向碳补偿、基于碳排放核算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碳补偿、基于不同资源开发模式的利用主体之间的碳补偿、基于土地利用强度的用地空间单元之间的碳补偿等。
八是探索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资源流动远程碳效应评价体系。区域之间通过资源流动和隐含碳排放远程耦合。一个地区资源开发和利用必然会与其他区域的经济社会系统相连接。探索构建资源流动的远程碳效应评价体系,明确不同区域资源流动的异地影响,有助于划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区域责任,助力碳中和背景下区域之间的协同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