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党员王兰花在社区工作站与居民通电话(2021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夏天来到我们社区了解社区党建工作、民族团结社区创建和为民服务工作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党建引领,打造‘兰花芬芳’志愿服务品牌,构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如今,利通区志愿者发展到10万余人,吴忠市志愿者发展到30.5万人,每5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丽萍说。
3月29日,湖北武汉,长江东去。在武昌区起义门社区,一场朗读比赛正在举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参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培训班的各族学员们以诗传情,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对“第二家乡”武汉的深厚情感。
近年来,起义门社区把创建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服务各族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教育培训基地,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突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导向,推进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促进各民族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创建工作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不断巩固发展。
——国家民委会同有关部门创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以及“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推动各民族跨区域流动和本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齐头并进。仅2022年暑期,就有上万名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到内地交流学习,“三项计划”已经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抓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
——各地区各部门立足实际,探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浙江建设“浙里石榴红”集群品牌,把“石榴红”家园、驿站、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宣讲团建设嵌入各类基层阵地之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细胞工程”;江苏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有组织地吸纳民族地区劳动力到江苏就业,并鼓励和支持江苏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新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各级干部职工与各族基层民众结对认亲,推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各族群众作为创建工作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与新疆吐鲁番市新城西门村结成“姐妹村”,共建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各族群众结成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宾弄赛嗨”户,完善团结互助机制,赋予民族团结传统模式新的时代内涵;黑龙江大庆市参加过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的老人们组成宣讲团,广泛宣讲各族职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事迹,让伟大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水乳交融,情深意笃。近十年来,一系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创建工作举措推动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情谊越来越深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更加稳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随着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不断涌现。迄今为止,国务院累计表彰7届945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国家民委单独或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累计命名10批180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各地也命名了一大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效突出的先进典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模范表彰在推动形成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丰富各族群众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等方面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
在新征程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将进一步汇聚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并肩奋斗的强大合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