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徐川,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总支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兼职)。
2018年11月,荣获第三届“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2019年9月,荣获2019年“最美教师”称号。
事迹: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最近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诸多中央主流媒体,都在集中报道一个“80后”青年,他叫徐川。
他“火”了,不是因为“80后”的他当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而是因为他能将枯燥的“党课”讲得入心入耳、场场爆满。
说实话,论理论功底,他应该不属于最深厚的那一类。但为何能一呼百应、从者如云,靠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文史哲修养,徐川自然功力深厚。
尽管如此,每讲1小时思政课,他都会备课10小时,并且紧密结合自己的体会去讲。
他不仅在课上讲,也在网上登。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不像“党课”的“党课”,又胜似“党课”的“党课”。
听一次,就如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成长。这样的党课,怎能不“叫好”又“叫座”?
反观现实中的思政课,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有几个人能将“党课”讲得如此有滋有味、有思有得呢?
有知识的人很多,有思想的人却很少;有思想的人很多,会表达的人又很少。一些所谓的理论大家面对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如果仍旧在自己严肃的话语体系里“打转”,端坐在学术的“神坛”上傲视四方,理论的价值无形中就会“贬值”。
没有市场,产品就是废品;没有人听的理论,入耳入不了心。
徐川是敏锐的,他知道年轻人爱上网,也知道年轻人爱听什么。为消弥情感的代沟,他把思政课搬上了互联网,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讲述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以心换心”地回答着年轻人的一个个思想困惑。
从不迎合,又受欢迎;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十分通俗,又不庸俗。徐川党课的制胜“密码”是什么?
首先,讲的人得自己信。他放弃了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当上了一名年薪几万的辅导员,从徐川老师的个人经历与深情讲述中能够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爱党的人,因为自己的笃信不疑,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去相信。眼睛是不会说谎的,谎言是会有破绽的。有些干部表态还没张嘴,群众就觉得要说谎;做事还没开始,百姓就认定想作秀。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信,怎么能让别人信?写出来的文,自己都没感动,怎能感动他人?
其次,讲的人得讲自己。讲名人的故事,讲别人的故事,讲的再多,听者也是“呵呵”。这样的故事,其实很难打动受众,因为别人的历史,往往缺少细节,而只有自己经历的事情,才会有血有肉、有情有味。无论是看书、还是听别人演讲,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不是他的引经据典,而是著述者、讲演者自己的故事,这往往也是最吸引人的“桥段”。
再次,听的人得愿意听。宁愿在太阳底下站岗,也不愿在空调房里听讲,说得就是思政课面临的困境。不要怪观众不买账,要怪就怪自己“不吃香”。其实,天底下哪有最差的观众,只有更差的演员。唱不好“戏”,不要怪观众水准低,只能说自己的演技差。
最后,听的人得听得懂。会讲的人,把复杂的问题讲的很简单;不会讲的人,把简单的问题讲的很复杂。2007年,我在上海培训时,有一位70年代复旦大学毕业的哲学教授给我们讲哲学,从不纠结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逻辑概念,只讲他对时政的分析认识,旁征博引、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