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的辉煌历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型,踏上了由大向强的新征程。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就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需要把握的5个基本点,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点
大学初心,旨在育人。今天的大学,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使命和责任。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延伸到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但究其根本,立德树人才是大学的初心和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则是贯穿其中的根本逻辑,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我认为,应该从3个方面来认识和思考。
首先,要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理念。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立德树人体现了教育的规律,即把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滋养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彰显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深远意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迫切需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事业的首位。这是新中国7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共识。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从“教育的根本任务”到“高校的立身之本”再到“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四为服务”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再其次,要科学构建立德树人的实践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贯通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一是要构建宏观育人体系。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特别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每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二是要构建中观育人体系。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学校把立德树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三是要构建微观的育人体系,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从神形兼备、师生兼顾、内外兼修、德法兼治、软硬兼抓5个方面做起,把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各方面。
第二,推进学科建设这个着力点
学科建设在学校处于龙头地位,学科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是学校最根本的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鲜明地突出学科导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建设高水平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因为以学科为基础,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因为良好的学术生态和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高水平大学的整体环境,也建不成一流学科。
在学科建设方面,必须坚持有选择的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曾说过,“学科建设不是张开巴掌拍下去,而是攥紧拳头砸下去”,就是这个道理。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尤其要把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学科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学科做实。应该说,“特色+优势+一流”,才是真正的一流,才是持久的一流。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既要克服“唯学科论”的倾向,也要克服“撒芝麻盐”的倾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科建设,才能形成特色彰显、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
说到底,建设高水平大学,重在质量和特色,绝不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对。从“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结果来看,集中力量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是多么重要。我国有2680多所普通高校,不能用一个模式办学,也不能都是综合性大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但不能把高校人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我认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力。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争创一流,并不是争创“全能冠军”。每所学校各有所长,想把所有的学科都办全办好,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如果一味搞“大而全”“小而全”,不顾实际追捧热点,追求所谓的“综合性”“全科化”,不仅会造成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同质化办学、趋同化发展,还会失去学科特色和亮点,争取一流大学建设也必将失去优势。
第三,抓好人才队伍这个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可以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人才都至关重要。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人才的水平,决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水平。对于学校来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是要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一批、大胆使用一批、及早储备一批,必须有这样的眼界、这样的魄力和这样的气度。具体来讲,有这么四点很重要:
一是围绕学科集聚人才,不能脱离学科盲目引进。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统筹规划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特别是要通过集聚人才,建设好一批能够支持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把人才资源统筹利用好。
二是集聚高层次人才,而不是一般的普通人才。目前,学校各类人才不少,但迫切需要的是在本领域内具有学科穿透力的领军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对这样的人才,要下力气、下功夫,创造条件,落实人才待遇和政策保障,使他们能够安心、热心、舒心在学校工作。
三是集中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不要一味论资排辈。优秀的青年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发展的未来。青年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搞“压缩式”培养,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制定学校的青年人才培养规划,真正把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对于优秀的青年人才,要大胆使用,放手培养,给他们搭平台、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最大限度地把能力释放出来,把才华展示出来。
四是把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关,不能“泥沙俱下”,不做甄别和筛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六个要”的标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我们培养和引进人才,要对照这“六个要”的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注重师德师风考量,教育引导他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既做到学养深厚,又做到政治过硬,成为政治上、学术上的“双强”带头人,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发挥好表率作用。
当然,在集聚人才资源方面,学校既要支持人才的合理流动,又要避免人才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人才有序流动的管理机制。这一点也尤为重要。
第四,扩大对外开放这个发展点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红利,改革和开放是分不开的,开放就是改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今天的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要把教育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实力的重要体现,把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联的共同命运,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安全稳定、和平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重大时代挑战。应对共同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在互信基础上加强合作,在互利前提下实现共赢,在互鉴过程中获得发展。当前,各国之间的互信合作、互利共赢、互鉴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座基石,离不开深化教育国际合作这个途径。通过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可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可以增强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互通,传承创新思想,启迪人民心智;特别是通过教育国际合作,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我理解,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引进、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是“请进来”。当然,在“请进来”的时候,既要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和保持本国教育的独特优势,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要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也就是“走出去”。在同一个层面上“多对话、多来往”,有进有出、相得益彰。第三个层次是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就是“深参与”。深度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制,建设具有本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治理模式、评价体系等,在教育合作中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际话语权,谋求各国教育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
第五,强化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点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办好一所大学,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又要立足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就是要着眼世界水平、着力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是培养接班人的事业,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把政治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党的政治建设,核心是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关键是政治领导和政治根基,基础是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强阵地。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二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要形成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理事会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学治理整体架构。要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转好,党委重在谋划和决策,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重在实施和管理,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在体制运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这三个关键点。要把学术组织作用发挥好,学习借鉴国内外办学治校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要把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把握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发展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谋划、与党的组织同步设置、与党的工作同步开展。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教师既要厚爱,也要严管,注重激励与惩戒相结合,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
【信息采编:陈世松 责任编辑:曲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