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后疫情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要充分信任、理解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重视夯实第一课堂基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提升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推动实践育人有效实施;重视持续加强第三课堂建设,不断改进现代技术手段。
2
关键词
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念;在线教育
伴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生活将逐步转入“后疫情时期”,因疫情而打乱的一切将逐渐回归正常。但是,这次重大疫情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后续影响不会很快消退,如何在后疫情时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未来一个时期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当代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我向你们、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疫情防控的斗争中,青年一代作为新生代力量勇敢逆行,活跃在抗疫一线,成为战疫的主力军之一。数据显示,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以“95后”和“00后”为主体的青年学生们,在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在主动隔离、自觉戴口罩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接受程度和配合程度;他们在利用互联网准确传播防护知识、疫情信息等方面也表现出极强的能力。特别是在学校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他们所表现出的科学意识(不信谣、不传谣)、规则意识、认真程度都可圈可点。总体而言,他们所表现出的对社会、对自己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令全社会瞩目。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大学生们,也用实际行动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他们敢于挺立潮头、善于勇挑重担,是值得信赖的一代人。
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
转变
根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以及我们对当代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的认识,在后疫情时期我们也要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理念。教育者应该以成就人的生命潜能作为自身的追求,在教育中对当代青年学生充分信任、加深理解,实现师生双方共同成长。
首先,要在充分信任当代青年学生上用心。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教育者要在充分信任当代青年学生的基础之上,激发他们的潜能,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在尝试理解当代青年学生上用情。教育者要积极尝试进入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感受。例如,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无时不网、无处不网,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借助自媒体、借助实时聊天工具加强思想教育,尝试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沟通交流。
最后,要在努力与当代青年学生共同成长上用力。师生双方应形成一致的目标,打造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唤起受教者内心的认同与共鸣,从而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
根据时代要求和青年学生的特点,高校需要围绕“一大三课堂”,即构建“大思政”格局,重视第一、二、三课堂建设等方面,全面建设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高校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思想上涵养大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政一把手主抓的业务工作;在规划上要有大思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校性的系统工程通盘考虑;在实施方案上要有大作为,要整合全校资源集中精力办大事;在具体操作上要有大胸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全校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全校形成一股合力,切实推进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建立。对此,高校要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三全育人”进行整合,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课程思政要做到润物无声,真正发挥好隐性教育的职责;同时还要重视实践育人。高校要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以“三全育人”为主线,整合学校的思想教育资源,使“三全育人”内化为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应有担当。
其次,重视夯实第一课堂基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常抓不懈、一以贯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不断推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做到学马克思主义,信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计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们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和自身实际挖掘素材,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重视深化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推动实践育人有效实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一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战,当代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使我们对实践育人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因此,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将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增加思政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实现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另一方面,还要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引导他们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得以彰显,让学生体会到“有用、管用、实用”,实现“入脑、入心、入行”。
最后,重视持续加强第三课堂建设,不断提升技术手段,优化和改进线上教学。在此次重大疫情防控中,教育部及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其基础就来自于以网络空间为主的第三课堂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近几年,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力度,此次重大疫情凸显了网络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理念的前瞻性。此次重大疫情中,网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疫情信息的传递到网上办公学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的社会加速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学生,与融媒体时代完美地实现了无缝对接,他们能够迅速适应这种生活、学习方式。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教育者,要深入把握在线教育的价值、措施、资源和具体方法,借助融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在线教育的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统筹好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不断改进现代技术手段,让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更多的大学生所共享。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我们坚信,我们必将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我们希望,在疫情过后,年轻一代能够迅速成长、全面发展,时刻准备着担当时代使命,去接住历史的接力棒,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