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与文化传承和创新始终保持着同源同构、同向同行的逻辑关系。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文化传承,坚持文化自信,遵循文化规律,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标和路径,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关键词]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与文化传承和创新始终保持着同源同构、同向同行的逻辑关系。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文化传承,坚持文化自信,遵循文化规律,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标和路径,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教育的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重要部署,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揭示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一、立足文化传承,回归教育初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教育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形态中,教育本身就是政治,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因此,既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教育”。培养什么人一直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根本问题。国外虽然没有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并不能由此认为它们没有服务于政治的价值观教育和意识形态宣传。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1]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及其发展,都是根植于其自身历史土壤之中的。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具体实践不同,各国教育都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和内在规律。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因此,高校应将立德树人视为立身之本,致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1]
习近平将“育人”与“育才”辩证统一起来,并将前者的定位置于后者之上,正是强调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偏离了这一政治方向和价值目标,我们的教育就有可能面临根基失却的危险。正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黄帝内经·素问》)。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明确了“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回归了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人民育子弟的初心和使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资治通鉴·周纪一)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立德”的工作,它是教育之根,教育之魂,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立德”对于“树人”何以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立足于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真切体认。历史地来看,立德树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倡导个人价值追求与集体事业的内在融合。而将个人和社会集体维系在一起的纽带正是“德”。按照《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德”即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对个人来讲,“德”是一种人性的文化要求,是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本;对国家社稷而言,德化天下,治国安邦,是社会繁荣昌盛的标志。《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华文化的这一独特品格,在根本处和紧要处,规定了我国教育的育人理念,并铸成经典。《管子》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左传》也记载了著名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这里,“树人”之所以是“终身之计”,是因为它关乎价值观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而“立德”之所以相对于“立功”和“立言”具有优先地位,则在于它能够直指人心,看似柔软,实则坚如磐石。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邓小平曾指出,中国之所以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正是在这一理想和信念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奠定了信仰的根基,铸就了品格的灵魂,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响应党的号召忘我劳动、艰苦创业。
进入新时代,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对两个大局即世界正处于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在新时代文化精神的滋养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就将理想信念视为精神上的“钙”:“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5]
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之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提炼和升华,从而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意蕴。
二、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教育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他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更是将文化自信提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通观世界各民族,民族性在本质上并不只是一个地缘、人种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价值的概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6]就此,习近平多次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青年学生之所以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这里的“扣子”之喻,突出的就是价值观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语重心长地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7]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对于我国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是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加以理解、体认和强调的。这是因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
中华文化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变革和成长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正在于坚持了民族性与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统一,既坚守了文化精神的独立性,又以开放的姿态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从而开创了一种“非西方”的全新的现代化之路。伴随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大国际影响,中国文化精神也必将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曾预言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他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的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的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以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8]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无缝对接,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紧密相联,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鉴;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在全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不同程度地面临被西方强势文化“格式化”的危险。
在这一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就具有更为强烈的时代意义。正如习近平所说的:“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9]88可见,突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本质的深刻洞察、精准把握,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知、深沉自信。
三、遵循文化规律,增强育人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洞察教育的理念和本质、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也要明晰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如果说前者关乎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那么,后者则涉及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信仰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其最终归旨是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因为此,这一工作有着特殊的内在规律和独特的方式方法。习近平强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习近平指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习近平多次使用“培育”“践行”“引导”等概念,要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就是强调价值观是“养成”的。
“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10]人对空气和阳光之所以“日用而不知”,是因为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阳光下和空气中,无法从其中抽身而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功能,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10]唯有如此,教育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文化宣传规律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无论是“文化”还是“教育”,都不能单纯地以名词解,而应该作动词解;不能仅强调形式上的“文”和“教”,应该突出内容上的“化”和“育”。
因此,“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取得实效,就需要尊重文化养成的内在规律,探索文化之“化”和教育之“育”的恰当方式。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承担起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是知识、技能的传授,重点在使人成“才”;育,则是品格、人性的教化,重点在使人成“人”。朱熹亦言:“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也,而后教远者大也。”(四书集注·论语章句)按照他的说法,学生在“小学”阶段,要教“洒扫、进退、应对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与之相应的“大学”,则要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充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方能取得实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其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也就是说,道德人格是否养成,人生道理是否觉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能否入脑入心,并不简单的是一个“知道”“不知道”的知识论问题,而是一个知识性、学理性和政治性并重且内在统一的铸魂育人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以思想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和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知识的传授。过去,我们更多地是通过“教”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教”仅就“知识的传递”是有效的,但是,对学生而言,知识的接受并不能必然地导向行动的自觉。有时候,“知”并非意味着就能“行”,“知行分离”“知行相悖”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不仅要重视“讲政治”这个大是大非问题,还应该突出“如何讲政治”这个思想方法问题。因此,“理论说服人是掌握群众的根本和关键,在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理论的彻底性。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而是要读懂思想。有思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让学生洞察‘说法’背后所蕴含的‘想法’和‘方法’,领会‘道理’之中所蕴含的‘真理’和‘情理’。”[10]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5]由此可见,习近平所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道”,既是教育内涵之“道”,也是教育方法之“道”,更是二者有机统一之“道”。
四、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特定的文化传统不仅在根本处塑造着教育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方法,而且在逻辑上规定着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定意义上讲,习近平的教育观同时也是文化观,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论断内在地蕴含着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指引。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才能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宽广视域中交出出色的新时代答卷,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