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的空前繁荣拓展了线上教育场域,形成了对传统讲台的冲击,也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关系。在需求端,短视频的高密度、强刺激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形塑着当代青年的思维新模式,却留下了知识逻辑简单化、碎片化的隐忧;而在供给端,短视频平台上的“全民参与”虽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生机,但也冲淡了以思想理论深度见长的专业声音。然而技术的升级换代有其辩证的一面,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分析利弊,做好供给侧改革,打通线上线下,推动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短视频平台与传统课堂同向同行,从而转危为机。
关键词:短视频; 思想政治教育; 线上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自我革新的机遇。自2016年以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一大批年轻人成为短视频时代的深度用户和忠实拥趸。根据QuestMobile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短视频行业半年度洞察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行业用户已经突破8.51亿,其中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超过2亿,并有超过30%的用户在短视频软件上消费知识类内容。新时代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孕育新青年,而新青年则呼唤新教育。如何引领“00后”读懂时代,如何拓展思想理论教育的途径,已成为短视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议题。然而,尽管短视频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已逐步成为诸多学术领域的前沿议题,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所展开的研讨仍显薄弱,尤其是对短视频时代所出现的“讲台危机”未做深入讨论。根源不明,难免对策不清。事实上,技术的升级换代有其辩证的一面,危与机之间并非决然两立。据此,本文拟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两端入手,分析短视频的“技术之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之长”,并为回应新青年的思想所需,提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路径。
一、技术的悖论:信息的密集化
与知识的碎片化
更高效、更密集地传递信息,是短视频能在传播领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而这一技术不仅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层影响。
1. 技术之“机”:信息的密集化传播
一方面,短视频广泛传播,使青年一代习惯于接收高密度的信息。相比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5G网络为即时传送高清视频提供了有力保障,相比之下,传统媒体所采用的静态文字或图片已显出“低效”的弊端,一个30秒的短视频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有时超过报纸上的千字内容,且更直观生动,便于接受和传播,这促使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转型“融媒体”,以更高效便捷地承载信息。视频的高密度信息不仅能适应当前人们的快节奏生活,还能通过调动观众的多个感官,以增强对信息的有效解释。例如,抖音上许多科普类内容的生产者,或者使用动画配合文字解说的方式,或者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来帮助观众理解和记忆内容,这一做法广受用户的喜爱。另一方面,当短视频的受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对该技术形成阅读习惯之后,他们对资讯的全面需求又反过来驱使短视频进一步追求“短而精”,甚至涉及“阐释艰深议题”。目前,常见的短视频平台均对内容的最大时长做出限制,一般从15秒到1分钟不等,即使是优质专业用户一般也不能超过5分钟。因此,内容生产者均采取各种方式来提升信息密度。例如,大多数知识类短视频的语速原本就高于日常交流的语速,而在此基础上再叠加“加速播放”的功能,几乎成为内容生产者的“标配”。以抖音为例,许多内容生产者会将竖版的手机画面再细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同一屏幕内的信息量。技术改变了青年接受资讯的习惯,而习惯也改变了他们观察世界的窗口,在市场供需的互动互促之下,短视频不再流于反映社会现象,而是开始尝试“阐释艰深议题”。例如,“用5分钟读懂‘一战’”、“1张图看懂‘十三五’”、“10个问题了解马克思”等这类短视频在各个平台广泛流传,不但从侧面折射出青年一代对思想理论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体现出短视频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参与。
2. 技术之“危”:知识的碎片化传递
当前短视频所引发的“讲台危机”不再囿于以往我们论及的社会新闻和时政要点,而是已深入对“阐释思想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之中。在这一过程中,短视频的技术特点也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化危机。首先,理论被进一步拆解。短视频平台鼓励用户在伴随式的情境下进行碎片化的内容消费,从而帮助用户利用生活中的零散时间吸收知识。对于语言学习等特定的领域,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效果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科都能被拆分成一个个短小精悍的知识点,知识的传授也不等同于知识点的简单组合和累加,当用户习惯于碎片化知识的摄入时,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风险之中。一方面,用户可能被拆解的片段或片面的解读所误导,误将局部当作整体;另一方面,用户可能因此形成思维惰性,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体系性、整体性的思考。其次,逻辑被进一步简化。由于短视频的时长容量有限,且内容生产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注意力,通常被呈现出来的知识需要经过一定的简化加工。用短视频作为知识的载体,必须凸显最主要的框架和结构,并强调最有冲击力的部分,这一做法尽管能帮助关注者迅速抓住主干和结论,但却损失了细节和论证过程,只在观众脑海中留下“印象”,却谈不上根植“智慧”。例如,抖音上的“一句话概括马克思”、“1分钟搞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虽活泼有趣,但难称精准。简单化的逻辑有可能导向非黑即白的二元认知,不利于对复杂世界的辩证把握,这成为短视频时代知识传递的风险之一。再次,知识被进一步“速食”。短视频平台上,流量和热度决定了内容能否被看到,内容生产者能否持续运营,因此许多内容生产者会对知识进行“速食化”处理,导致知识虽然有“吸引力”,却没有“营养”。常见的典型做法包括洗脑式的重复、戏剧性的转折、哗众取宠式的搞怪。尽管这样的方式能够加速信息的传播,但却背离了知识的真意。例如,抖音上某些经过设计的短视频充满“反转”味以吸引流量,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使用户沉溺于情绪的宣泄、感官的冲击,而远离理性的思辨、审慎的判断。
短视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一把双刃剑,它虽为信息传播提速,却大大压缩了思想性和理论性。我们只有深入认识这一新技术的双面效应,才有可能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由“危”转“机”。
二、教育的两难:全民的参与感
与思想的稀缺性
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生产、传播、接收知识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以知识传授为根基的教育领域:教育的场域发生更迭转换,教育者的权威面纱被揭下,受教育者的背景空前复杂,甚至连“教育”和“学习”的概念本身也被重新定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此背景之下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但毋庸讳言,目前的革新进程还未能满足时代之需。
1. 教育之“机”:朋辈互动与全民参与
一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迈出“一言堂”的课堂,已愈发重视朋辈互动和全民参与,这与短视频技术形成了内在呼应。移动互联时代,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传播力量被激活,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不对称的、单向性的、局域式的传播生态。当前,短视频平台的运营主要采用“用户生产内容”模式,这也就意味着,在短视频平台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主体,向社区平台分享信息、表达观点、传递知识。从教学关系来看,以课堂为载体的传统教育形式下,走上讲台的教师天然地具备一种权威;但在短视频时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区隔变得模糊,有时内容生产者和接收方之间完全没有代际差异或思维鸿沟。从各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形式下,教师是有准入门槛的职业,同一门课的不同教师一般也不会在学生面前“正面对垒”;但在短视频时代,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平台上每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门槛和成本都被尽量降到最低,用户之间相互平等竞争,各出奇招以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应该说,全民参与是教育领域在短视频时代出现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全民互动的氛围之下,“朋辈学习”激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辐射到的领域。以2020年中国的抗疫实践为例,抖音用户自发生产了许多优质内容,有用户记录基层政府和社区“硬核”抗疫的有效举措,有用户发掘身边各行各业的“最美逆行者”,有用户总结疫情防控中的“大国之治”,为制度自信写下鲜活注解,等等,这样的朋辈影响,不仅有现实感、贴近生活,而且以同龄人的口吻娓娓道来,便于大学生接纳和传播,构成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短视频所注重的“全民参与”,在客观上也会“驱逐”注重深度的专业声音。对短视频平台来说,流量是评判内容“好”“坏”的重要标准,为了提升流量,内容生产者往往各显神通以争夺用户的注意力。然而,高热度并不必然代表高质量。目前短视频平台上的教育内容仍然鱼龙混杂,有待进行价值引领,尤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虽有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普通网民的观点,但总体上缺乏专家学者的洞见,即使偶尔有学界顶级专家出场,但其视频的影响力也相对有限。例如,当前部分高校已注意到短视频平台的作用,并开始运营抖音公众号,在选材与制作上其实也不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但其传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得不说,在流量面前,未经精心设计、未能直击痛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成为青年用户会去追索的信息。
2. 教育之“危”:娱乐至上与思辨缺席
表面看来由短视频时代所引发的“讲台危机”,其实质却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和困境。当我们大力推动技术革新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和时代化之际,思想的“稀缺性”已愈发成为一个核心问题。首先,思想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消解。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喜闻乐见”曾一度被简单等同于生动有趣,而对课堂的难度、深度避之不谈;伴随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现象在课堂里已大为改观,但在网络上却依然难以规避。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鲁普将知识分成五种类型:实用知识、理智性知识、闲谈和消遣性知识、心灵知识、非必要知识。当前,尽管知识消费已经成为短视频行业的新潮流,但受限于传播媒介,其主体仍为实用知识、闲谈和消遣性知识,而鲜有更强调人文与思辨的理智性知识。究其原因,短视频平台使知识的传播更“有趣”,但也通过各种情绪冲击及感官刺激,让用户习惯于高密度、强刺激的信息输入,提升了用户愿意接纳信息的“感觉阈值”;那些需要反复琢磨、回旋思考的信息,因为在短时间内造成的冲击力不够强烈,就更难以博得用户的注意。因此,面对简单化、速食化、呈现病毒式传播的信息,“思想密集型”的内容很难突破重围,流量会让“是什么”脱颖而出,却并不关心那些相对深奥、相对复杂的“为什么”的思辨过程和理论体系。其次,理论的“能见度”被进一步降低。短视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促使智能推荐机制大行其道,各类平台软件均通过大数据收集用户的选择和偏好,通过算法实现对内容的智能分发,做到“投其所好”、“千人千面”。然而,高度个性化的定制内容,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困于“信息茧房”,只听自己接收的信息,拒斥自己反对的信息,习惯于僵化的思维,阻绝了接触新知的可能性,其结果将不是信息的聚合与融会,而是思想的偏激与极化。理论内容必然具备一定深度和复杂度,在追求信息“短平快”的竞争中本就不占优,在“娱乐至上”的文化中更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当青年不主动搜索理论内容,理论内容也不被算法推送,很难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借由网络平台抵达人心。再次,教师的“失语”有其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大多并非短视频平台所关心的高频词汇,难以成为大众追捧的“爆款”;但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有相当一部分资深专家并未深入了解短视频行业,自己也非“抖音”或“快手”的用户,故而很难理解当代大学生点赞、评论、转发甚至“打赏”的行为逻辑,也不懂得如何将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转化为符合短视频传播规律的内容。如若青年教师、高校辅导员也未参与到短视频语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难免会呈现出“整体性失语”。
短视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从象牙塔中走向了青年的生活,希望利用其朋辈互动和全民参与提升工作的有效性。然而,形式上的嫁接并不等于真正的融合,在这一更为活跃的新兴教育场域,面对知识过载却思想稀薄、观点纷飞却理论稀缺的现实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学会立足自身的内容优势、借助短视频的技术优势,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破题:
内容为王与躬身入局
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新一代大学生,面对比以往世代更为频繁的知识更迭,亟待更为强劲有力的价值引领,才能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会发现立德树人自有其时代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短视频平台所代表的新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兴起,一方面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实现更下沉、更无形的价值引领提供了可能性。面对短视频时代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回归教育的初心,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找准破题切入的关键,从而完成时代托付的重要使命。
1. 以“内容为王”站稳课堂讲台
短视频尽管改变了人们获取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却无法再现课堂上的“深度学习”,也不能取代教师的“优质讲授”。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知己知彼,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特有优势。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讲台上的“优质讲授”能够发挥三重力量:其一是知识的力量,以组织化、结构化的知识讲述,深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图式;其二是启发的力量,直击学生的思维痛点,用点燃性的讲授唤起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其三是激活的力量,教师与课程融为一体,激活并打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重思自我、重建真我。短视频或许能够用三分钟使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留下印象,却无法像教师一样讲清楚学问的来龙去脉,从而把理论讲深、讲透。短视频或许能够使学生感到一时的有趣新鲜,却无法像教师一样做到“人课合一”的沉浸式陪伴,从而形塑学生的价值观。因此,面对短视频带来的技术革新和思维革新,以学生为中心,从挑战度和获得感入手,不断深耕课程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打造“内容为王”的“金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破局的必然选择。
2. 以“躬身入局”打通线下线上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思想状况可谓千人千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光要“讲理”,还要“有情”,理论不光要“烧脑”,还要“鲜活”。单凭教师的线下讲授,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但活跃、多元的短视频平台,却以生命力和现实感见长,作为一种“以人为根基”的新文化,它更强调“激发用户的参与,重视人的视角、人的情感与人的体验”。通过不同用户的分享,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听见最基层、最一线的声音,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海量资源中精挑细选,实现共情式学习,这些仅靠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书斋里埋头耕耘、在课堂里反复讲授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合理运用短视频平台,能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力补充。而要想使短视频“为我所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绝不能作壁上观,更不能置身事外,而要主动进驻短视频平台,发出专业声音,打造响亮品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新兴事物的发展更敏锐,也更贴近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动态,理应躬身进场、主动担当,既要提升媒介素养以读懂青年,也要掌握传播规律以引导青年,主动生产、输出兼具思想性和亲和力的内容,耕耘好短视频这片尚未开垦的“沃土”,占据短视频网络空间思想的高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平台的全面覆盖以春风化雨。
3. 以“竞合关系”审视思想政治教育
转换角度、辩证思考,让短视频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讲台呈现出新时代的“竞合关系”。新兴媒介和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而应是“水乳交融”,即在竞争中求共进,在合作中谋共存,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共同目标同向同行。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应视短视频为“洪水猛兽”,而要借此机会认清双方的长处与短板,进而扬长避短,推动形成信息与思想的协同效应。当短视频能够更好地胜任框架搭建、立场熏陶的工作,就要相应调整通过传统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等方式开展的教育教学环节,利用其思想密集型的优势与短视频媒介形成互补,通过有血有肉的细节、有理有据的论证、有破有立的思辨,将学生的“真学”、“真懂”,巩固升级为“真信”、“真用”。
究其根本,技术的升级换代改变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供需关系。一方面,新媒体新技术改变了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信息飞速传播的同时却带来思想洼地,萌生了新的时代之需;另一方面,新媒体新技术极大拓展了全民参与表达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主体进军知识生产领域,既丰富了教育资源的供应,也消解了传统课堂的权威性。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若要转“危”为“机”,便要直面挑战,洞察青年所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革新,既不能为技术所困,也不能为技术所累,而要坚持内容为王;对于一路高歌猛进的短视频,既不能一味堵,也不能只是疏,而要让有思想的“我辈”躬身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