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书写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新的辉煌篇章。新时代下,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需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高举伟大思想旗帜,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造就时代新人,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伟大的思想旗帜,固本培元、凝心铸魂;这一伟大思想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定向指航、凝聚了奋进力量,成为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心骨、定盘星。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肩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使命,而且更要肩负起爱国主义教育之重担。在伟大思想旗帜指引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如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扭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牛鼻子”,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成为广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面向的对象就是广大青年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高校务必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解决学生的“知”“信”“行”问题,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使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务实行动,进一步激扬爱国志、奉献新时代,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广阔舞台上绽放最绚丽的青春梦想,筑起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精神长城,凝聚新时代爱国奋斗强大力量。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在今日中国,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高度认可的。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富民强、民族振兴而不断探索与奋斗;为救国救民早日统一,抵御外来侵略,不惜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被动该挨打局面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印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广大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弄清弄懂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深刻把握爱国主义本质要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他们深知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教育青年学生敢于同分裂国家行为、破坏民族团结、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等别有用心的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作坚决的斗争,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正如孙中山先生说的那样,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勇立时代潮头,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爱国主义是鲜活的、真实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高校立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潮头,必须紧扣时代主题,讲好时代故事,在教育内容上狠下功夫。一要讲好“成就故事”。面向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形成面向广大青年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在讲透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改革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辉煌的成就基础上,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二要讲好“战疫故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总体打赢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特别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千千万万青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与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并肩作战,在挑战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广大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更是保家卫国的中坚力量,集中彰显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展现了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深厚底蕴。三要讲好“四史”这本历史教科书。“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引导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加深对“四史”的学思践悟,夯实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砥砺坚强的精神意志,培植深厚的爱国情怀。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未来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通过学习“四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人民性”这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原则的感悟,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坚持守正创新,创建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新时代开展广大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上下功夫,在“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上做文章。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比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丰富优化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二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高校要注重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党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时刻把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在学生身边,不断增强家国情怀;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涵育,注重红色基因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蕴含的爱国故事,进一步厚植广大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主动开展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了解民情国情,强或责任担当。三要充分发挥全媒体技术优势,将爱国主义有效嵌入四通八达的微循环网络体系中。新时代要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就要发挥全媒体技术优势,把爱国主义主题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使其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新平台和新力量,使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通过打通网上网下、版面版页,推出专题专栏,面对“网络主力军”(广大青年学生)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大力宣传主流价值观,让爱国主义充盈高校网络空间。
爱国是个人的本分和对祖国应尽的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身肩强国复兴的使命,任何时候都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让爱国主义成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接力奋斗中,绽放时代光彩,释放青春力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