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的流行与普及,新型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机制形成,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发生变迁:一是教育主体思想传播与交流的非中心化;二是教育客体情感人格的“异化”;三是教育环境中社会意识的多元化。网络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面对教育主体、客体与环境的变迁,必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进行有效整合: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主体间性”的教与学统一;二是聚焦教育内容,实现重温经典与关注现实的统一;三是革新教育方法,实现通俗化话语表达与个性化情感引导的统一。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变迁;整合
一
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就是特指集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我国自1995年互联网络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全面开放以来,每年网民数量都在成倍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1996年底,网民数量仅为10万人,2000年12月止,网民已达到2250万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网络的发展更为迅速。2017年6月止,中国网民已经达到7.5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人,较2016年底增加了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上升到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攀升。[1]网络生活已经进入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超过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网民之中,高校青年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且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学习与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技术正以极快的速度,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全国、各地区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所谓的“网络社会”或“虚拟空间”。现实社会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甚至可以说,当今世界如果离开网络,现实生活就有可能陷入瘫痪。换言之,互联网及互联网所架构的网络将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社会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把整个世界的人连接在一起,不仅仅在于网络本身的技术,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网络所传递的信息。网络是各种信息、思想的交汇之地,这样就形成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的意识形态新样态,即网络意识形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关乎青年学生的未来、关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的稳定。高校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网络信息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研究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规律与信息接受规律,不断改进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担负起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使命。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变迁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中心工作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流行与普及,高校青年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已经由传统模式向网络化模式转变,行为的转变逐渐形成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学生行为、观念的转变下,其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成了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相异的变迁。
(一)教育主体:思想传播与交流的非中心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教师)对教育客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一方面它是一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它又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交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播与情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育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活动中教育主体的中心地位体现师道尊严、体现知识与情感的权威。正如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言:“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权威性活动。”[2]然而网络的流行与普及,高校青年学生长期以来以网络技术为平台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塑造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新型的价值认同标准,形成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传播与交流活动中教育主体非中心化的新特点。
一是教育客体思想获取的网络化。高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不同,其政治性、公共性与信仰性课程性质决定了内容广博而又贴近现实生活。网络的开放性、快捷性与跨时空性正好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完美对接。但是,互联网的无中心化表明任何人、任何组织以及任何民族的思想都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自由传播。在网络时代,青年学生都可以依靠网络技术自由、快捷地获取海量思想信息。这样,传统以教育主体为中心对教育客体灌输思想的单向传播路径发生转变,教育客体思想的获取出现多元化、多渠道,其中网络成为高校青年学生一种重要的思想信息获取手段。对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而言,按传统教师的需要去塑造学生思想的方式、方法几乎效果甚微,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青年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思想塑造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二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说理、沟通与交流。互联网的属性以及青年学生长期使用网络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促成了教师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130交流由传统的师道尊严逐渐向网络时代的平等自由转变。就互联网的属性而言,科学家们设计因特网时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其理由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因特网成了一大片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互联网便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就青年学生的新型价值理念而言,高校青年学生是网络的使用主体,在互联网虚拟出来的公共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匿名化、数据化和符号化的样式展现,交往活动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信息能够自由地传播,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或者说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谁都有发言权,平等、自由与无中心的价值标准在青年学生长期而频繁的网络交往中越来越趋向统一。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教育的情感交流中,传统自上而下的教师威严悄悄发生变化,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师生交往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主流。
(二)教育客体:人格的“异化”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实现者,即接受者、受动者与承担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对客观的矛盾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高校教师与高校青年学生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新形势下的网络流行与普及,教育客体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基本矛盾的焦点变化。网络生活是当今青年学生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性的网络交往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新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并且其开放性与自由性重塑了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一方面,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被人与机器之间的敲打、触摸所替代。一人一机的信息接收方式,使“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天地,在那里你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再和人打交道”。而且这种一人一机的信息接收,因为完全是在既定程序的左右下进行的,计算机程序(尤其是计算机游戏程序)编制的非道德性原则,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分离,在网络交往中作为网络游戏主体的青年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患上“精神麻木症”,从而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他们热衷于在闪烁的屏幕前进行着遐想的毁灭,这些让自己的闲暇充满好战尚武之举的电子游戏迷,早已将正义感和道德感置之度外;此外,青年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交流,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他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他们之间已经成了数码化的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情感冷漠、隔阂的可能。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由于青年学生是以“符号”身份、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交往,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富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存在的反应,便以为不是在与人而是在与机器打交道,往往会做出一些在物理空间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理的行为,导致道德情感的疏远与隔阂,由此产生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正如弗洛姆言:“过去的危险是人成为奴隶,将来的危险是人会成为机器人。”[4]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对网络的长期迷恋,青年学生就可能由传统能够按目标去塑造的单纯的人格变为情感缺失、精神麻木的“异化”人格。
(三)教育环境:社会意识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不同,具有其特殊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总和。[5]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是人们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性影响,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效果,影响着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开放性是网络的主要特点。网络的流行与普及,使其成为信息的海洋,供人们分享,人们在分享的同时,又为这个海洋提供新的资源。然而,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上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有些信息有利于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些却是有害的,甚至有些是反国家、反社会主义、反科学的。在政治文化领域,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力图通过控制互联网来影响和控制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和保持其霸权,他们借助网络输出自己的政治目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统;比如,美国某些人利用互联网向全世界鼓吹种族歧视、煽动种族仇恨等信息,德国某些人利用网络向全世界散布军国主义、纳粹主义思想等。在伦理道德领域,一些不法分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暴力、色情等信息,此外互联网中还经常发现污蔑、诽谤、出口伤人、恶毒攻击等违反道德的言论和虚假的宣传,还有一些无聊无用的信息。即便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形式以及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发展,由此而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如新“左派”、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想都可以超越传统的官方媒体阻碍毫无顾忌地自由穿梭于虚拟网络空间。所以,就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些非主流社会意识自由、快捷地充斥在网络海洋之中,网络用户可以在家里、在学校无所顾忌地搜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统计,中国高校在校青年学生95%以上都是网民。对青年学生而言,由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特别强,而他们的自控能力又往往较差,在这种复杂的信息环境与文化语境下,难以分辨是非,很容易成为网络有害信息的俘虏。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网络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面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变迁,我们不可视网络为猛兽,不可一味地去排斥网络,而是要充分考虑到青年学生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网民信息接受规律以及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主体间性”的教与学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与学之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学一般规律的影响,重视教育主体在教学中的“中心”“主导”作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主体为“中心”,指的是现实中的单子式个人“唯我性”,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视教育者是唯一的主体,具有明显的“为我性”,同时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只注重教育者单向的信息输出,受教育者成了信息的唯一“分享者”,受教育者看似受益者,其实是受害者,他们连输出信息的权利、机会都没有,实质上是种不平等的交往,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是行不通的。[7]长期而频繁的网络生活建构了新型的社会价值理念,民主、平等与包容是网络时代下的人际交往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这既是网络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那种高高在上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要注重人的主体性转变,实现从封闭的活动场向更为自由的生活场转变,实现由传统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8]“主体间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教与学的双向交互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要发挥主体性作用。特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青年学生都是富有主见、富有思想的社会精英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有别于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所以,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与学相统一的“主体间性”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网络信息传播与接受规律的一种新认识。“主体间性”教与学的统一并非是对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划分的否定,而应该是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教育理念。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漫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念是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对传统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非网络时代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向网络时代“双向交互”对话模式的转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突出特点就是“交往式”。交往是社会人发展的源泉,社会人思想与行为的发展都是通过交往来完成。“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既符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要求,又符合网络信息传播与接受要求。“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主体—客体—主体”,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关系,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互动,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共进。一方面,地位平等是实现“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前提。受教育者只有意识到自己法律与人格上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受教育者才会畅快地抒发自己的认知、感悟和情感,才会激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保持主体地位,主动进行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另一方面,沟通理解是实现“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现理想、信念入脑、入心的特殊工作,情感沟通是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更应该关心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更应该追求相互理解。
(二)聚焦教育内容,实现重温经典与关注现实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前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在于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然而,随着人们社会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人们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在悄悄发生变化,进入自由、开放与包容的网络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都有可能弥散在网络空间,争夺受众而想成为一道耀眼的光芒。如果说在前网络时代我们对西方和平演变的非主流意识形态采取直接围堵、封杀的方式足以解决,然而到网络时代这种简单的抵制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社会意识形态要想争夺网络阵地与网络受众,其根本就是要使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具有自洽性、雄辩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所以,网络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解决,除了青年学生要提高认知能力以及政府要不断净化网络空间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时,要重点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要让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中焕发出舍我其谁的自信光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教育内容,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同时又要关注现实,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免疫力。
就重温经典而言,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诠释其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经典源自西方,是以近代西方社会实践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倡导的是跨越民族与地域的全人类最普遍一般规律。从这个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经典又是全人类共有文化,是人类社会思想的精华。毋庸置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的100多年以来,他们的理论精华已经不断被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所证实。如果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那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颠覆了以往思想家的社会发展学说,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进化理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经典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也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然而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来看,不可否认,理论家、革命家以及政治家在某个时期、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曲解与误读,出现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以致出现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性之魅也没有真正得到社会民众之广泛认同。所以,在社会意识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内容上整合,“重新研究、鉴定经典作家的论著、思想,发现问题,不应再采取对待宗教教义的注经方式和迷信态度”。[9]要向青年学生整体性地阐述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精华,切不可断章取义、碎片化地理解与传播,由此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性之魅展现出来。
就关注现实而言,就是经典理论要贴近现实生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要与现实相结合,脱离现实的理论就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经典要为社会所接受与认同,就必须结合现实、关注现实。自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以来,作为思想清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绝不是一潭静止的死水,与任何伟大思想一样,是源自历史文化,而且也要随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创新。经典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与方法论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之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向青年学生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理性之魅之时,更要关注与经典理论相结合的社会现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个体生活感性经验世界,以现实生活生活、历史与文化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一种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吸引力、自身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三)革新教育方法,实现通俗化话语表达与个性化情感引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是对现实社会发展与未来社会发展的抽象理论的“宏大叙事”。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海量化,抽象化、学术化与概念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青年学生面前会陷于言者乏味、听者欲睡之状态,这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遵循思政课教学的自身规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面对面与学生接触、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普遍规律,思政课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10]所以,网络的流行与普及,那种抽象化、学术化与概念化的话语体系不管在网络空间还是现实空间,对社会大众来说基本缺乏吸引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跳出固有的话语窠臼,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表达;要跳出固有的思想灌输模式,实现个性化情感引导。
就话语表达而言,话语表达是联系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之间的纽带,恰如其分的话语表达方式很容易使传播者的思想被受众感染、理解与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提升其话语权,其话语体系就必须实现由宏大的“政治话语”向具体的“生活话语”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向青年学生传播宏大叙事的马克思主义时,不能以口号式或者文本式的话语来表达,因为这种抽象化与概念化的话语表达对青年学生来说,在思想上缺乏吸引力,在情感上更是缺乏感染力。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11]在当今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要赢得意识形态话语权,要赢得青年学生的广泛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青年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深奥理论”“政治话语”转化为新鲜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日常话语,运用立体式传播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制作方式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合为一体表现出来,使承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场景“动”起来、故事“活”起来。[12]
就个性化情感引导而言,就是基于网络传播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现代网络大数据技术分析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倾向,针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向实施有礼有节的个性化思想情感引导。青年学生富有热情、精力,但心智又不是完全成熟,没有完全与社会接触,思想还是比较单纯。青年学生的特征就是从众心理与标新立异,在网络交流中可能会无所不忌,有时在一些敏感时间点和一些特殊的节日大肆宣扬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的言论,或者在朋友圈、密友圈、QQ群转载一些不利社会和谐的视频、网页。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是青年学生的网络言论行为也是其现实生活思想行为的一种反映与射影。从网络的功能来看,现代网络技术可使青年学生人格产生“异化”的可能,但现代网络技术也可以“翻转”课堂,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以数据为基础的网络可以把青年学生的网络言行痕迹复制与保存,并运用网络数据分析、刻画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可视化的“镜像”方式呈现青年学生的思想倾向与价值导向,对青年学生思想倾向与价值导向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定制式情感干预和引导,这又体现出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开创性变革。数是万物的本源,人是数据的集合。[13](P19)现代网络的大数据化开启了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的新时代。教师可以根据网络数据分析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倾向分类与分层,然后选择契合青年学生个性特点的情感引导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