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 首页
  • 简介
  • 学习头条
  • 聚焦思政
  • 高校联播
  • 学习“四史”
  • 豫人精神
    • 焦裕禄精神
    • 红旗渠精神
    • 大别山精神
    • 愚公移山精神
    • 南水北调精神
  • 思政研究
  • 名师优课
  • 思政活动
  • 媒体矩阵
  • 网络文化
  •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思政 >> 正文

以“数智”为桥,传递网络文化正能量

2024-05-06

近日,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终选结果正式揭晓,经过严格筛选,共有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引发网民关注好评。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带给网民更好的信息内容服务、娱乐、社交和沉浸式体验,还能予人以知识和思想的启迪,拓宽视野,促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

随着数字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借助科技的力量,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科技的发展不仅拓宽了不同文化领域的传播途径,也拓展了文化的传播场景。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1个小时。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网约车、网上购物、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数智化时代,如何做到“开屏有益”?这亟须文化传播秉持社会责任感和主流价值观,以新语态阐释新思想,弘扬主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从《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采用了虚拟拍摄、穿越机等技术手段,吸引网民沉浸式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到《风雨落坡岭》从第一视角出发,用电影手法记录了K396次列车被困滞留105个小时救援全程;从纪录片《巅峰》将镜头对准赛场外准备战亚运的中国运动员,到《何以中国,这就是最好的回答》科普视频解读文物背后的潮流奥秘……很多文化机构、平台都在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高雅艺术、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以贴近网民的视角展现身边的真善美,运用新技术创意呈现网络空间中的正能量,打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内容。

一篇篇文字、一幅幅图片、一条条音视频、一项项主题活动,为网络内容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能量供给,创新了数智化的视听服务体验,在新的舆论环境下,发挥了正能量激励人、鼓舞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


-- 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
Copyright in 2019 河南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电话:0371-69127630   邮箱:hnwlsz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