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共同充当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在被主体间接重塑的同时,亦深刻影响主体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效果。就“双主体”中的教育者而言,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就“双主体”中的受教育者而言,存在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就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而言,存在网络监管不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赖于教育“双主体”与客体同时发挥作用。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并进一步激发其主体意识,此外还要重视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的建设,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崭新的领域。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特征愈来愈明显。在此背景下,合理界定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意识,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界定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界定十分明确。教育者作为主体拥有一定的领导权和支配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准确把控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方向,以单方面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思想、行为等进行引导。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处于从属地位,为主体所支配,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甚至产生抵触叛逆心理,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主客体被重新划分。根据“凡是能主动履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自觉实施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家的主体;凡是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和影响的就是客体”[1]的判断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由于主动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共同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他们在利用网络媒介平台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过程中,间接重塑了网络环境,因此网络环境在教育过程中承担客体角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多样的教育方法与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大学生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节奏与兴趣,为自己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借助迅捷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同教育者反馈意见、交流想法。教育者则应以网络技术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实践体验为基础,以熏陶浸染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辅助,打造“渗透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双主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就“双主体”中的教育者而言,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网络环境多元、开放、共享的特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原有的绝对支配地位不复存在,其主体性受到空前挑战,因此急需优化网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队伍结构,提升教育者的政治素养与信息素养,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下仍然掌握必要的主动权,巩固自身主体地位。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对此缺乏足够重视,尚未具体规划建设合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有效措施。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即使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适应教育环境的改变,但由于没有受到专业培训,信息素养整体较弱,他们难以熟练运用网络社交平台与大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也力不从心,其工作的能动性依然无法得到充分调动。
2. 就“双主体”中的受教育者而言,存在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宽广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创造的空间,使得受教育者的参与度得到极大提高,原本的从属地位发生扭转。然而,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律意识仍亟待加强。他们表现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麻痹自我、放纵自我,以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渐渐地与现实社会脱节,丧失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诸如孤僻、迷惘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干扰其学习生活。此外,许多大学生自身思维方式尚未成熟,没有养成全面了解、深入思考、审慎判断的思维习惯,这导致他们在面对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缺乏基本的甄别、研判能力,往往倾向于偏听偏信、以偏概全,以至于很容易被负面消极的不良信息误导。这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是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的巨大挑战。
3. 就作为客体的网络环境而言,存在网络监管不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网络环境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在被“双主体”间接塑造的同时,亦深刻影响主体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效果。当前网络环境中充斥着一定数量的妨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负面、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究其根源则在于网络监管不力。这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出极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为学生扮演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问题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当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但平台建设整体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有些平台仅简单陈列了一些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纲要性文件,而没有对文件内容进行具体、细致、生动、有趣的解读,有时甚至无法保障信息的即时性。今后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避免内容单调、栏目版块简陋、呈现形式单一、互动参与缺位的问题,提升平台吸引力,紧扣使大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初衷。
三、“双主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路径
1. 打造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扮演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及时纠正其错误观念,并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其次要增强自身信息识别力,主动过滤不良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视交流沟通的技巧。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通过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接触到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渐渐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渴望话语权与自由的表达空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传统的强势管理,用温和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话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打造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型”团队。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媒介素养。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积极了解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注重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索,结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寻找二者的交叉点并合理运用。再次要提升自身政治敏感度,坚定政治立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最后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的专业培训,让其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理论学习,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
2. 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新媒体环境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进行主流引导,确保学生诉求得到回应,立足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困惑,进一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感染力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借助社交软件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思想动态,做好舆情采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舆情进行深入及时的分析反馈。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情况,对舆情进行定性、分类处理,确定具体的舆情定性和分类的标准,使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更加规范、更具针对性。第二,及时引导、信息报送、部门联动、平台联动、外宣公关等多措并举,增强网络舆情处理的效力。第三,定期进行舆情反查工作,敦促舆情中反映的种种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及时解释舆情结果,实现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的不断完善。
3. 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校园主题网站是校内师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此为重点,探索构建可管、可控、可用的立体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策略。第一,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图文展示、视频播放、语音对讲等功能,将丰富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推送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第二,设置特色栏目板块,如通过设置在线答疑栏目、心理咨询栏目等为大学生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师生交流沟通;设置形势政策版块、热点关注版块等积极引导大学生留心时事政策、社会热点,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第三,打造视频点播平台,普及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纪录片,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第四,建设虚拟仿真平台,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寓教于乐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