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的通知郑办〔2009〕4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指导思想
第一条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引导、激励我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密联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第二章 评奖范围
第二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规定期限内在国内正式出版、刊发、撰写或制作的研究成果。包括下列四类:(一)著作类,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二)论文类,包括学术论文、理论文章;(三)调研报告类,包括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调查、课题、研究报告等;(四)研究、宣传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
第三条 凡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申报。已经在相当于或者高于本办法奖励级别的评奖中获奖的;著作权有争议尚未解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属于保密范围的;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涉嫌剽窃的;大事记、概览、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年鉴、辑集的人物传略、回忆录和工作汇报等。
第三章 奖项及限额
第四条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采用等级奖制,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数额由评委会根据申报情况按比例确定。
第四章 评奖标准
第五条 凡参评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选题有意义,对某项学科原有理论或方法有新的补充和发展,提出了某些新的认识,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学科建设有一定贡献,在市内有一定影响,可评为三等奖。
选题有重要意义,对某项学科原有理论或方法有重要的补充和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新观点,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学科建设有较大的贡献,在省内有重要影响,可评为二等奖。
选题有重大意义,对某项学科原有理论或方法有所创新,提出了很重要的新观点,填补了某项学科的空白,学术水平高,对学科建设有重大贡献,可评为一等奖。
2、应用研究成果
选题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一定作用,可评为三等奖。
选题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比较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有较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效果,可评为二等奖。
选题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经过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有重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或采用,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社会评价高,可评为一等奖。
3、普及读物(含电子出版物)
观点正确,科学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作用,可评为三等奖。
观点正确,科学性强,新颖生动,社会评价好,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评为二等奖。
观点正确,科学性很强,特色鲜明,发行面广,社会评价高,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评为一等奖。
4、工具书(含资料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的需要,编写的资料内容比较丰富,经过发掘、整理、分析、鉴别,数据准确,编排科学,检索方便,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评为三等奖。
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对学术交流、学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可评为二等奖。
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对学术交流、学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可评为一等奖。
5.译著(含少数民族文字翻译)
选题正确,译文准确,受到广大读者好评,可评为三等奖。
选题好,意义大,译文质量高,得到学术界普遍肯定,可评为二等奖。
选题新颖,意义重大,译文质量很高,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可评为一等奖。
6.古籍整理成果
底本恰当,版本搜集比较齐全,征引比较广博,考据比较审慎,诠释准确,立例恰当,方法科学,确有新意,得到学术界好评,可评为三等奖。
底本恰当,版本全面,征引广博,考据缜密,诠释准确,立例恰当,方法科学,有较多新意,得到学术界普遍好评,可评为二等奖。
底本恰当,版本齐全,校订精密,考据精详,立例精当,方法科学,具有突出的新意和创见,学术价值很高,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可评为一等奖。
第五章 申 报
第六条 申报办法
申报采用个人、集体、单位申报的方法。申报者填写《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按要求份数将其成果原件、复印件及有关材料一并交至市评奖办。
第六章 评奖程序
第七条 评奖工作遵循的程序是:资格审查,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宣传部、学会初评,专家学科组评审,专家组复审,市评奖委员会终审和公告,市委、市政府批准、授奖。
1.初评
各市直单位、学会、各高校科研处和县(市)、区委宣传部成立初评小组,根据评奖标准和名额进行评审,并负责对通过评审的成果填写《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及初评意见、汇总名单,连同成果原件和复印件,报送市评奖办。
2.评审
市评奖委员会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聘请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有较高知名度,办事认真、公道的专家学者,按相近学科组成若干专家学科评审组。
各专家学科评审组根据市评委会下达的建议各等级优秀成果奖的控制数,按评奖标准严格分类评审。其方法为:首先,每项成果由专家分别审读(每项成果审读专家不得少于三人),按评奖标准对申报成果逐项打分、排序,提出入围建议,写出简要的审读意见。其次,召开学科组评审会议,由审读专家逐项汇报审读情况、取舍意见和建议获奖等级。经专家学科评审组民主评议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凡建议的各等级优秀成果奖的得票数,均须超过应到会评审员的三分之二。专家学科评审组在《申报评审表》上签署评审意见,提出建议获奖等级。评审结束后,总结评审情况,并由学科评审组组长写出评审总结。
3.复审
市评奖委员会对各专家学科评审组建议获一、二等奖的成果进行综合复审,投票表决,提出建议等级意见。
4、终审
经专家评审组建议获一、二、三等奖的成果,由市评奖委员会终审。市评奖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审阅建议获奖成果,听取复审组对一、二等奖成果的复审意见和市评奖办公室有关评审情况汇报,在充分酝酿、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拟获奖成果及其等级。拟获三等奖的成果,若无异议视为通过;拟获一、二等奖的成果,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投票表决时,到会评委须超过评委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获奖成果得票数须超过实到会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方为通过)。
市评奖委员会在成果出现较大争议时,有权对奖项等级进行适当调整,由市评委会讨论、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确定。但不同等级调整后,不得突破该等级的限额。
5.公告
经市评委会审议通过的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项目,在《郑州日报》及《郑州社科网》网页上向社会公告。从公告之日起,30天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获奖成果及其等级、成果权属有异议,均可以书面形式据实向市评奖办公室投诉,并写明投诉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市评奖办公室对投诉组织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报市评奖委员会裁决。
第八条 回避制度
为了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各初评机构、专家学科评审组、专家复审组及市评奖委员会均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凡有本人及直系亲属有成果申报参评者,不得聘为该成果初评机构评审员;凡有本人成果经初评为推荐成果者,不得聘为该成果专家学科评审组和专家复审组评审员;凡有市评奖委员会委员及直系亲属的成果参加终审,在评议本人成果时须退席回避,表决时不参加该项成果的投票。
第七章 奖励
第九条 获一、二、三等奖的成果,由市委、市政府颁发证书、奖金。其获奖通知书存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纪 律
第十条 申报成果作者必须按《评奖办法》和《实施细则》要求,实事求是申报参评。凡发现参评成果或获奖成果有弄虚作假或剽窃行为者,由市评奖委员会取消其参评资格,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情节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3年内不准申报参评。
第十一条 参加评奖工作的人员,要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掌握评奖标准,保证评审质量,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若有徇私舞弊、泄露评审情况者,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参加该次评奖工作的资格。
第十二条 参加评奖工作的人员,不得私自截留参评成果及其相关材料。
第九章 组织领导
第十三条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由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评奖的日常工作。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经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其解释权属于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
来源: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