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9日 15:3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名称: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授予学位:学士     专业代码 080901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可追溯至1988 年创办的计算机应用专科。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锐意改革,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学科。19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及应用本科生,1999年开始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生。2004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硕士授权点, 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河南省重点学科, 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的支撑学科。2016年本专业成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贯彻 OBE 教育理念,保持认证通过状态,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国际接轨。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引,持续改进培养方案,面向需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与应用能力。利用河南省水利大数据工程实验中心、供水管网智能化管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公共安全视频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多家互联网企业产学协同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积极融入智慧水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行业课题,形成人才培养的水利特色。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维护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中原,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素质与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城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分解如下:

1. 具有适应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软件或硬件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予以成功实现,达到工程师水平;

3.能够在学术研究、项目和产品团队中担任协调、组织和管理角色;

4.能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计算机工程问题。

指标点1.1 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程序设计等认知能力

指标点1.2 具备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数理分析的能力。

指标点1.3 具备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

指标点1.4 具备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的能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计算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识别和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2.2 能够应用专业基础理论,对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工程问题进行形式化表达,并论证其正确性

指标点 2.3 能够运用计算机基本原理、文献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单元(部件)或模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 3.1 具备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满足计算机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模块和设计方案的能力。

指标点 3.2 掌握计算机硬件基本原理及程序设计方法,并具备初步的系统设计及程序设计能力

指标点 3.3 能够对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系统或模块进行设计和实现,并完成测试和评价。

指标点 3.4 具备在计算机工程设计和开发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的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掌握计算机科学原理,并能够进行验证型实验。

指标点4.2 能够基于计算机科学原理,进行综合的设计型实验。

指标点4.3 能够分析复杂工程中需要先行开展实验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

指标点 4.4 能够搭建实验环境,并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 了解信息领域主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能够利用网络查询、检索专业文献、资料及使用相关软件工具。

指标点 5.2 能够使用和开发现代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 5.3 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程工具进行系统开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 6.1 了解计算机行业的特性与发展历史,以及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指标点 6.2 能合理评价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贵任。

指标点 6.3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 了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和趋势。

指标点 7.2 能够理解计算机工程实践中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够评价不同方案用于降低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的作用与其局限性。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 8.1 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

指标点 8.2 理解并遵守计算机工程实践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规范、技术规程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 9.1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开展工作。

指标点9.2 能够理解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划分,并胜任相应的角色职责。

10.沟通:能够就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 具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答辩等能力,能够有效表达专业见解。

指标点 10.2 具备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 11.1 理解计算机工程中的需求、成本、进度、质量等要素,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指标点11.2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开展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活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 能够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指标点12.2 能够了解和跟踪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具备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能力。


四、学制、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

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 165 学分,符合学校毕业要求,颁发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方法、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


上一条:2024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下一条:2024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