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8日,我院2003级农水专业校友程飞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并在北京现场参加仪式,接受表彰。学院号召,广大学生向我院优秀校友程飞同志学习。

全国劳动模范:程飞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水电十四局土木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程飞在现场参加仪式并接受表彰。
从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到业务精湛的总工程师,从传统施工到智能建造,从国内的山河湖海到“一带一路”建设,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使命。
“低调朴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虚心好学”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和评价。
知难不怕难、有难敢克难,他凭借一股韧劲和闯劲,在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征途上,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自强不息、创新进取、严谨实干、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攀登着属于自己的科技高峰。他用匠心坚守,扎根项目施工一线十八载,先后参与长河坝水电站、黄金坪水电站、加查水电站、宜昭高速、旭龙水电站、滇中引水、引江补汉等十多项工程项目建设。
他就是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水电十四局土木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程飞,先后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电建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专利18项等多项荣誉。
“遇到困难和挑战就想尽一切办法攻克,而不是找各种理由推脱。”这是程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高山峡谷”从来都是重大工程项目的“标配”。宜昭高速公路云南段(川滇界至昭通)全长135公里,桥隧比高达90.15%,仅昭通至彝良段高差达1082米,螺旋展线全长35.2公里,螺旋展线隧道群规模及高差世界第一。
作为从水电“跨行”任职高速公路项目总工程师,程飞并没有退缩和畏惧,带领技术团队无数次勘探现场、查阅资料、反复研究论证、推演,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保障了项目施工的顺利推进。
程飞带领技术团队依托世界第一螺旋桥隧群和当时国内在建同类桥型综合条件下施工难度最大的拱桥——白水江特大钢桁肋拱桥,主持研发了多形态长螺旋展线桥隧群精准测量、低流态高强混凝土高扬程泵送、上承式钢拱桥扣挂系统智能索力调节技术等8项世界领先技术,推动创造了复杂山区高速公路3年就建成通车的“云南速度”。
滇中引水工程是目前全国在建的引调水工程中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是“千亿元投资、千万人受益、千里地下井室”的千年工程。水电十四局承建标段囊括了滇中引水工程六项世界之最的五项、十大世界级技术难题的八项。
面对全线的“咽喉”和“上甘岭”,拥有“地下工程博物馆”之称的香炉山隧洞,滇中引水工程专家委员会十三位院士和大师给出这样的评价,“地质条件复杂性、应对措施艰巨性前所未有,超出认知!”
面临隧洞软岩大变形、大规模突泥涌水共计140余次等极端复杂地质条件的巨大挑战,程飞带领项目团队探寻破局之道,用创新思路和方法逐个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在水利行业率先研究采用深大竖井正井法和超千米地表定向钻高压预注浆加固技术,攻克行业内深埋极富水软岩地层突泥涌水等施工难题。主导研发的大纵坡长斜井下井运输和洞内组装关键技术,仅用42天就实现了直径9.84米、重2100吨大型TBM组装始发,创造超大件斜坡下洞运输之最,刷新十米级大型TBM组装用时最短的纪录。主持联合研发的全国首座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倒虹吸拱桥技术,首次在水利行业成功运用。
一项项难关被攻克、一项项纪录被刷新,背后凝聚着以程飞为代表的公司技术人员的巨大付出和艰辛努力。施工现场,地下565.25米的27号竖井,程飞像往常一样,从容地穿上雨衣雨鞋,深入施工工作面认真查看地质情况,研究优化施工方案。
办公桌前,程飞正在研究世界水利行业第一深大竖井——井筒总高907.43米的香炉山34号竖井施工方案,又一项世界纪录将载入史册……
旭龙水电站是国家“十四五”期间核准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程飞任引水发电系统项目总工程师期间,创新提出调整优化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道方案的建议。
但这一方案调整,起初并未得到项目参建各方认可。程飞并没有放弃!
一次、两次……很多同事都劝说他放弃,甚至还受到一些非议和嘲笑。程飞凭借不服输不认输的韧劲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依然坚持从不同角度再分析再论证,反复沟通。
最终促成方案调整,破解了工作面不能全面打开的困局。研发出基于“感知-传输-分析-控制”一体化闭环智能通风技术和装备,将智能通风技术提升到了新高度,实现国产化。
他还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清华大学成立全国首个地下洞室群智能通风试验基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针对斜井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等行业痛点难点,程飞主持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套大纵坡斜井智能掘进台车,实现斜井钻爆施工由“人工”向“机械化”“智能化”的跨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动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依托引江补汉项目,程飞主导建立公司首个智能建造实验室,致力于推动实现隧洞施工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科技创新的一个个新动向,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中柬两国友好跨越千年,能够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参与柬埔寨项目建设,是荣幸、是机遇,更是挑战!”程飞感慨地说到。
上达岱水电站项目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在柬埔寨承建的首个水电站项目,是公司重返、站稳柬埔寨国别市场的“关键战”“翻身战”。
程飞坚持国外技术标准不低于国内的原则,提前统筹谋划,指导项目技术团队攻克了引水隧洞、发电厂房、混凝土挡水坝、调水隧洞等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推动创造挡水坝一期工程超前合同工期1年等多项施工记录,得到了业主“精湛的施工技术”评价,擦亮“地下铁军”“水电劲旅”“抽蓄王牌”企业品牌,也推动了柬埔寨水电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打响中国建造品牌。
凭借着优质的履约和精湛的施工技术,公司再次中标柬埔寨菩萨水电站项目。后续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

谈到未来,程飞说,“向‘海’图强是公司未来发展重要方向。接下来,我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先行,充分发挥复杂地下洞室群、深埋长大隧洞的核心竞争优势,树立标杆、争创品牌、打造精品。”
“总工程师就像一个部队的参谋长,要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信心和能力,精准指导项目将施工‘愿景图’变为‘实景图’。”程飞对总工程师的角色这样定位。
“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千千万万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水利水电建设者。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未来科技创新和技术管理之路上,我将坚定不移地砥砺前行,勇攀科技高峰!”程飞说。
在这位全国劳模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荣光,还是水电十四局砥砺奋进和改革创新的缩影,更是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科技创新发展的澎湃力量。
(编辑:焦佳欣 转自: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https://mp.weixin.qq.com/s/zKXXPwhJWrRQbo4Djp45x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