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工程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业水利工程

一、参与共建单位:

单位

承担工作

水利部农水司

宏观指导、对口援建、合作交流

中国农科院新乡农田灌溉研究所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对口援建、合作交流

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对口援建、合作交流

河南省农利技术推广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对口援建、合作交流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对口援建、合作交流

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

为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课程训练及毕业实习提供基地和辅助导师

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

为团队建设中从事专业课教学和科研的师资提供进修和培训基地,协助辅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黄河小浪底水库管理局

团队建设中从事专业课教学和科研的师资提供培训基地,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辅助导师

丹江口水库管理局

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习基地

长江三峡培训中心

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习基地

建设目标

围绕发展北方节水灌溉农业,办成具有北方特色的专业。以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面向三北,服务河南,教学科研并重,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经过35年的建设,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扩大国际影响力。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培养模式、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使本专业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建设方案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办学理念,明确定位,继续加强面向三北,服务河南的专业区域特色;突出现代化和外向型人才培养。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压缩10%理论课,增加双语教学和实验课比重,再增加10个以上校外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经验。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定期教师培训制度,建设期内完成本专业80%以上教师培训或提高学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委派教师出国或与外单位联合开展科研工作。

4、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本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优秀教材的编写, 使本专业国家级教材使用率达到90%以上。

5、加强农水实验室(实验场)建设加快农水实验场的建设,形成开放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实现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毕业设计和专业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选派部分学生到工程单位完成毕业设计。

7、健全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完善学生评教和同行专家评教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做好优秀教师的评选和奖励工作,规定教授必须上讲台并承担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任务。

8、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和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定期听课、调研的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构建以教学主任、教研室教师,学生为一体的高效教学管理系统。

四、预期成果

1、人才培养。每年培养本科生100名,招收学术型硕士生5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30名,并培养博士生6名。

2、学科建设。力争建成农业水利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

3、专业队伍。积极培养和引进国内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2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学者;晋升教授2名,晋升副教授3,具有博士学历教师达70%以上。

4、教学改革。建设期内,主编教材23部;在高校学术专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获得省级教研课题3,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五、支撑条件

1、学科支撑。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

2、实验室支撑。水力学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水力实验中心,包括:水力馆,农田水利工程实验室,节水农业实验场,数字模拟实验室。

3、人才政策支撑。学校出台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经费支撑。

学校1:1匹配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经费;

重点学科:学校每年划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12万;

学校保障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和品牌专业建设投入10万元;

设备投入经费:学校按专业实验课需要,已投入设备经费300多万元,今年还将继续支持完善2400m2的农水实验室和10hm2的农水实验场建设和完成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基金项目的设备采购计划。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我校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