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30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直属党支部推出“水利特色系列微党课”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新中国75周年华诞到来之际,为进一步讲好水利故事,赓续红色精神,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直属支部书记韩玉洁的带领下,党员教师以河南省五大标志性水利工程为蓝本前往小浪底水利枢纽、红旗渠、丹江口水库、人民胜利渠、东坝头险工实地拍摄考察。通过深入挖掘水利工程背后的红色故事与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亮点突出、相互支撑的“水利特色系列党课”。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利龙门守望的红色回响

学生们满怀激情地深入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考察之旅。微党课将红色文化传承、革命文化传颂、水利精神传扬融合,以民间非遗保护与红色水利印记的文化结合为切入点,聚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红色文化精神。作品记录河南孟津红色历史,讲述仁人志士的红色故事,取景卫坡史馆、抗日英雄李邦俊故居、豫西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地,以创新形式开展高校红色教育,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水利工程守护下的红色遗址,感悟红色精神,接受思想洗礼。让学生领会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感受水利人肩上的责任,勇敢担起时代大任。

红旗渠——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光辉篇章

党员教师带队深入蜿蜒的太行山脉,旨在深入挖掘并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让这一光辉的历史篇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微党课以红旗渠的修建历程为主线,展现了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钢钎为笔、以汗水为墨,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发扬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红旗渠的精神之光永远照耀着前行之路。

丹江口水库——淅川县南水北调的伟大壮举

党员教师踏上了探索丹江口水库的旅程,全面地了解水库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情况以及它对于国家水资源战略的重要意义。丹江口水库,作为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承载着国家的战略重托和人民的深切期望。微党课引领师生深入淅川县陶岔渠首,亲眼见证这“天下第一渠首”的雄伟身姿,感受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的非凡意义。而陶岔渠首的附近,陶岔村静静地诉说着村民们为了国家的大局,毅然决然地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的故事,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境界,映照出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与无私奉献。

人民胜利渠——武陟县引黄灌溉的民生福祉

党员教师聚焦于人民胜利渠——这一黄河下游首屈一指的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的序幕。工人们为了缓解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压力,就地取材用黏实的黄河泥土捏制成独特的乐器——黄河泥埙。在微党课的镜头下,黄河泥埙的悠扬旋律将我们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它不仅是人民胜利渠建设历程的见证,更是新中国水利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书写着治水兴邦的辉煌历史,赓续着永不落幕的红色水利精神。

东坝头险工——兰考县黄河治理的生动教材

党员教师前往东坝头险工,以最后一弯变迁的独特视角领略黄河治理的艰辛历程,感受大河奔流的魅力。微党课引领观众穿越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参观黄河治理展览馆,观察焦桐广场上的泡桐树,近距离体会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伟大成就。从毛主席的坚定誓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叮嘱,从焦裕禄的无私贡献,再到非遗传承人的守护创新,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黄河的故事。非遗箜篌之音悠扬,激发了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治黄精神、保护非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水利特色系列微党课作为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不仅展示了河南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和深厚底蕴,更激发了广大师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刻认同和传承热情。人文艺术教育中心直属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持续推出系列特色党课与原创作品,增强党建的引领作用,讲好水利故事,激发师生“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坚实的步伐,携手书写新时代水利事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