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美育理论”美育论坛暨高校美育课程案例交流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参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包含一场美育论坛和两场案例分析。我中心青年教师肖佳佳应邀参加本次会议。
上午的美育论坛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副主任宋鑫主持,北京大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任羽中和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分别致辞。
在美育论坛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担任主持。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杜卫强调,审美教育是基于感性经验的教育形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性素养和道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与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密切相关。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肖薇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美育传统和目前的人文美育环境,并强调了艺术教育在清华大学的重要地位及“四度和四性”美育课程特色,并提出人文和艺术在通向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学校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确通过美育的目标、实践和现实针对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强调了认知的价值和误区,认为审美教育需要明确目标、注重实践和关注现实针对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顾春芳表示美育不仅仅是教育,也是一种涵养。她强调了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认为美感可以帮助人们离开功利性的诉求,进入普遍和超脱的境界中,涵养人格和胸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表示,社会美育应该在多元拓展的态势中有机地融入新元素。同时,短视频艺术传播是否可以向美育提供有意义的社会化的世界平台,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易晓明认为,当下的审美危机主要体现在形式美的缺失上,这不仅影响了视觉美感,还影响了人的精神提升。她强调了审美的重要性,并呼吁在教育中加强审美素养的培养。
下午的案例交流,分两个单元。在第一单元中,多位来自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美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于韵探讨了文化创意视域下乡土美育的创新路径,以白马花田课堂为例,强调了乡土文化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李泊桥分享了以住宿制书院课程为核心的美育新举措,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白锐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生美育课程创新设计,通过书法工作坊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李鸿则从校园美育大型品牌活动的角度,分享了校团委大型文化活动与艺术类社团工作的创新思考,强调了校园文化在美育中的关键作用。张勇以讲堂案例为例,探讨了北京大学美育实践创新中的讲堂实践,凸显了讲堂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中,来自其它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分享了各自的美育实践案例。北京科技大学覃京燕从数字生态文明视野之下的科技美学美育思考的角度,探讨了科技与美育的结合。董树宝分享了北方工业大学数字美育教学实践探索的经验,强调了数字技术在美育中的应用。南京晓庄学院刘雨萱以“四堂联动”为例,打造“美育+”育人新模式,注重美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佳木斯大学李丽华则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美育实践路径的探索,强调了美育在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性。
在本次论坛中,各高校在美育工作上的深厚积累和创新精神,无论是乡土美育、书院课程、医学生美育、校园大型活动、讲堂实践、科技美学美育、数字美育还是美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此次交流会为全国的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通过本次交流,中心将吸收优秀美育经验,在美育教育中投入更多思考,共同为推动中国特色美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