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现有6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立项建设1个。目前,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含水动和热动2个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培养涵盖水力发电、热力发电、核能发电和抽水蓄能等主要电源专业和储能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2024年、2023年连续两年河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获评专业类第一,也是“三峡班”订单式培养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人,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博士47人,外籍专家1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中原青年千人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学标兵2人,省优秀教师2名,省教学团队2个,卓越教学团队1个。
学院拥有河南省新型抽水蓄能电站集成系统研发示范基地、河南省流体机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低质余热余压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燃煤能源高效利用与超净排放工程研究中心等共4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郑州市工业余热利用重点实验室,拥有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开盖及换料虚拟操作实验、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等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学院拥有专业科研实验中心——动力与自动化实验中心,下设6个综合实验室和26个功能实验室。
三、招聘岗位、专业及人数
招聘岗位、专业及人数详见附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毕业生需求情况一览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毕业生需求情况一览表 |
单位 |
岗位 |
专业 |
人数 |
联系方式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教学科研岗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动,储能,抽水蓄能,流体机械,水力机械,动力工程,控制工程等方向),流体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方向),水利工程(储能,水力机械,控制工程等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核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化学储能方向) |
7 |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371-65790059 邮箱:nyydlgcxy@ncwu.edu.cn |
四、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2026年3月31日之前取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留学回国人员需取得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硕士及博士专业应当一致或者符合交叉学科需要;
6.要求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7.在职人员报考,需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8.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分类业绩条件
1.A类博士
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且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工科博士应在本学科中科院一区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理科博士应在本学科中科院一区发表论文不少于6篇;人文社科类博士应在本学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目录A类或在中科院一区、二区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或在CSSCI期刊(不含扩展版)发表论文不少于6篇(1篇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权威期刊目录A类或中科院一区、二区论文等同于2篇CSSCI期刊论文)。论文至少1篇发表在非开源期刊,所有论文不包括中科院当年公布的预警期刊。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B类博士
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且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理工科应在本学科中科院一区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或中科院二区及以上发表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一区不少于2篇)或中科院二区及以上和中文EI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一区不少于1篇,中文EI期刊论文不多于2篇)。论文至少1篇发表在非开源期刊,所有论文不包括中科院当年公布的预警期刊。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C类博士
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且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
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理工科类博士应在本学科中科院当年公布的非预警期刊一区、二区、中文EI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人文社科类博士应在本学科中科院当年公布的非预警期刊、CSSCI期刊(不含扩展版)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或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特别说明:
(1)所有分类业绩成果均为博士在读期间或近五年以来所取得;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应聘人员:A类和B类博士,在研基金项目须转入我校后,可分别享受A类和B类博士引进待遇;A类和B类博士,在研基金项目无法转入我校或基金项目已结项的,分别按B类和C类博士引进。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应聘:
1.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满规定最低服务年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在读的非2025年应届毕业生;
2.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3.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以及尚未解除党纪、政务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的人员;
4.曾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
5.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6.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回避关系包括《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和《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第五十五条所列情形;
7.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五、招聘待遇
(一)分类待遇
1.A类博士。发放安家费30万元,购房补贴30万元;理工科类提供科研启动费40万元,人文社科类提供科研启动费20万元;配偶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以人事代理方式协商解决工作。
2.B类博士。发放安家费20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理工科类提供科研启动费20万元,人文社科类提供科研启动费10万元。
3.C类博士。发放安家费6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理工科类提供科研启动费10万元,人文社科类提供科研启动费5万元。
以上所列安家费、购房补贴均为税前数额。
(二)其他待遇
1.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相关待遇。
2.自签订博士引进协议的当月起,享受3年校聘七级副教授待遇。
六、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371-65790059
邮箱:nyydlgcxy@nc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