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院标识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水动系
    • 热动系
    • 核工系
    • 储能系
  • 本科教育
    • 专业设置
    • 培养方案
    • 实践教学
    • 规章制度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介绍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规章制度
  • 科学研究
  •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党团建设
    • 奖助贷补
    • 学生风采
    • 心理健康
    • 就业创业
    • 榜样力量
  • 实验平台
    • 工程实验室
    • 工程技术中心
    • 研发基地
  • 校友之家
  • English
  1. 网站首页
  2. 通知公告
  3. 正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生返校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 作者: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现将我院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开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返校条件

1.返校前7天身体健康,无发热、胸闷、乏力、干咳等症状,完成连续7天健康打卡的学生,持健康绿码、行程卡、返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入校。

2.依据出发当日国务院客户端中所列的全国高中低风险疫情地区和最新版《外地入(返)郑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一览表》,返校前7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或同住人员有国内其他城市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暂缓返校;返校前7日内有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或返校前7日内旅居地所在县(市、区、旗)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学生需要主动向学院报告,经研判无风险后方可返校。

3.暑假期间有境外(含港澳台)旅居史的学生或同住人员有境外旅居史的,暂缓返校。

4.健康码、行程卡异常的暂不返校;返校前7日内健康状况异常的学生暂不返校。

5.郑州市域外来(返)郑人员,需提前3天通过“郑好办APP—返郑人员登记管理”入口,据实填报提交;或通过“支付宝—豫事办—来(返)豫报备”入口,据实填报提交。

二、我院学生返校情况

本科生(2019—2021级,787人),研究生(2020级、2021级,63人),返校情况如下:

  备注:返校人数和具体返校人员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形式进行动态调整,请各位同学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三、返校值班安排

时间

北苑

南苑

备注

 9月4日上午(8:00—13:00)

涂陈阳、张自超

侯力滋、张颖、马梦荻、王志勇


9月4日下午(12:30—18:00)

          全体老师,根据学校相关要求,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9月5日

          全体老师,根据学校相关要求,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备注:

1、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并在学生返校前后增加本人的核酸检测频次。

2、值班老师需检测学生体温是否正常,提醒学生更换口罩,现场查验学生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扫描入校场所码及返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

3、根据前期返校情况统计,有部分学生在学校规定我院学生返校时间以外的其他时间返校,各辅导员提醒学生注意返校时间,做好相关工作准备和安排。

4、疫情防控中如遇学生返校健康码变码、体温异常、接到社区电话、流调电话等情况,请第一时间向学院报备。

四、返校要求

1.做好学生健康监测。指导学生认真执行开学前居家疫情防控要求和防控要点,持续精准监测、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入校前7天每日身体状况和行程轨迹(钉钉返校前7天内每日健康打卡完整,学生所在学院要通过系统进行核对,确保不漏一人)。教育引导学生减少不必要外出,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时间表和路线图。

2.要求学生做好返校防护。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清洁处理。如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主动配合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并及时向学校报告。

3.学生入校后,要严格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未经学校批准同意,坚决不离开校园。确需离校的,必须坚持外出请假报告制度,按程序办理请假手续,返校后必须销假。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公共场所保持必要社交距离。做好日常健康检测、体育锻炼和个人卫生。

4.学生返校后7日内要实时关注追溯期内居住地、出发地、中转地所在县(市、区、旗)的疫情形势变化情况,如上升为高中低风险区,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并按照郑州市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相应管控措施。

5.认真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一是保持疫情防控机构不变、职能不变、人员不变,从组织领导机制、联防联控机制等方面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做好常态防控长期准备。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河南省、郑州市的相关文件精神。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重点节点、重点事”的防控,针对国内境外疫情重点地区、无症状感染者、有重点地区旅行史或病史人员、季节性传染病高发时节等强化关键环节管理。三是继续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落实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责任,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四是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配合教学部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22年9月1日



上一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教师系统)

下一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办公环境改善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花园校区)

电话:

邮编:450046